核心主题: 人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通过建立“成长型思维”,我们可以在各个领域获得持续成长和成功。
一、 核心概念:两种思维模式
德韦克教授的核心观点是,人们对于能力和智力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 思维模式 | 固定型思维 | 成长型思维 |
| 核心信念 | 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固定的。 | 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培养。 |
| 面对挑战 | 回避,害怕暴露不足。 |
迎接挑战,视作成长机会。 |
| 面对障碍 | 轻易放弃,自我保护。 | 坚持不懈,寻找策略。 |
| 对待努力 | 努力是没天赋的表现。 | 努力是激发潜能的必经之路。 |
| 面对批评 | 忽视有用的负面反馈。 | 从中学习,汲取信息。 |
| 他人成功 | 感到威胁。 | 从中获得灵感。 |
比喻:
-
固定型思维者 像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才华的“天才”,每一步都害怕失败会戳穿自己的“天才”面具。
-
成长型思维者 像是一个充满好奇的“探险家”,将每一次经历都视为探索未知、提升自己的机会。
二、 思维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阐述了这两种思维模式在以下领域的关键作用:
-
教育与学业:
-
固定型思维: 学生追求“聪明”的标签,倾向于选择简单的任务,害怕难题会让他们“看起来不聪明”。一次考试失败可能意味着“我不是学这块料的料”。
-
成长型思维: 学生相信智力可以发展,他们更愿意挑战难题,将错误视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我暂时还没掌握”是他们的信条。
-
-
体育与竞技:
-
固定型思维: 运动员相信“天赋论”,依赖现有才华。失败会摧毁他们的信心(“我不是冠军的料”)。
-
成长型思维: 顶尖运动员(如迈克尔·乔丹)将天赋视为起点,他们痴迷于刻苦训练,从失败中分析不足,追求持续的进步。
-
-
商业与领导力:
-
固定型思维领导者: 急于证明自己的优越性,喜欢被“天才”光环笼罩,排斥批评,无法容忍下属挑战自己,导致公司僵化。
-
成长型思维领导者: 谦逊且充满勇气,相信团队和个人的发展潜力。他们直面问题,欢迎反馈,将挑战视为让公司变得更强大的机会。
-
-
人际关系(爱情、友情、亲子):
-
固定型思维: 认为关系是“天注定”或“不合即分”。遇到矛盾时,倾向于归咎于对方固定的性格缺陷(“TA就是这种人”)。害怕沟通和努力。
-
成长型思维: 认为良好的关系需要经营、沟通和共同努力。他们愿意与伴侣一起解决冲突,共同成长。
-
三、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德韦克教授指出,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成长型思维:
-
接纳并觉察: 首先,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混合着两种思维模式。留意你的固定型思维何时会“出现”——当你面对挑战想退缩、失败后想自我否定时,那就是它的声音。
-
明确你的目标: 告诉自己,你想要成长。你的目标是学习与发展,而不是时刻证明自己有多完美。
-
改变你的语言:
-
将 “我不会做这个” 改为 “我暂时还不会做这个”。
-
将 “我失败了” 改为 “我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
将 “这太难了” 改为 “我需要尝试一种新的方法”。
-
用 “过程” 和 “努力” 来赞美他人和自己,而不是赞美“聪明”或“天赋”。
-
-
重新定义“努力”: 将努力视为变得聪明和强大的唯一途径,而不是羞耻的象征。
-
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
面对挑战: 本周主动承担一件让你感到稍有不安的任务。
-
面对挫折: 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列出至少三种可以改进的策略。
-
面对批评: 找一位你信任的人,主动寻求一次建设性的反馈,并专注于“我如何能做得更好”。
-
四、 精华摘录与启示
-
“真正的自信是‘勇于面对困难’,并相信即使现在做不到,也可以通过努力在未来做到。”
-
“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人们能够专注于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
核心启示: 成功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过程。它关乎你变得多么努力,学习了多少,以及坚持了多久。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成长,而不是一次次地验证自己的固定标签。
五、 个人感悟与总结
《终身成长》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它击碎了“天赋决定论”的迷思,将人生的主动权交还到我们自己手中。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一种 “解放感” 。我们不再需要为每一次失败而羞愧,也不再需要为他人的成功而焦虑。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成长旅程中的一部分。它教会我们用更积极、更动态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
最终,我们一生的旅程,就是一个从“固定”的枷锁中挣脱,不断走向“成长”的无限可能的过程。
14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