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Avatar虚拟化身是VR社交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阶段,大部分VR应用还是在使用自己独有的Avatar系统。如果像Meta预期的那样,Avatar在未来代表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身份,可与用户信息绑定,那么某种跨平台通用的Avatar系统则显得必要。
目前,Meta通过向Quest开发者提供API来推动其官方Avatar形象,与此同时,一家叫Ready Player Me的虚拟化身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API,其目的不仅是成为未来虚拟化身的标准,也为了成为3D游戏可使用的通用虚拟形象库。
据青亭网了解,Ready Player Me的虚拟化身主打低成本、高兼容性,只需用照片即可生成,使用简单,后续可更换各种服装,包括迪奥等品牌联动的虚拟时装。相比之下,Meta Avatar则更注重自定义捏脸,画风比Ready Player Me更偏卡通,而且目前主要兼容Quest平台的VR应用,对跨平台的支持范围要更小。
这两种虚拟化身系统的策略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未来将支持商品交易、旨在给用户一种身份认同感等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两家公司如何在虚拟社交场景,推动Avatar系统发展。
Meta Avatar愿景
据悉,Meta对于Avatar系统的愿景主要有三个,包括:
1)为用户提供创建、使用、购买Avatar的方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