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苹果正式发布Vision Pro,尽管要到明年才发售,但光学领域的专业博主Karl Guttag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目前受邀体验的媒体中要不是苹果粉丝、要不就是对AR、VR了解比较少,没有我看到“批判性思维”或太多对技术分析的内容。虽然大多数人重点提到显示效果、Persona等,但没有提到VAC等VR中长期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也考虑到现场体验的时间比较短(只有半小时)等因素在内。
Karl Guttag近日也发表对Vision Pro的看法,由于他此前对VST头显持怀疑态度,认为通过视频透视不能解决OST(光学透视)AR面临的瓶颈(视场角、清晰度等等),因此我们也很好奇Vision Pro能否改变他的看法。
在本文中,Guttag从光学技术、人体工学、交互、计算等九个方面,重点对Vision Pro与Meta VST头显Quest Pro进行对比,以深度剖析苹果在XR设计决策上的优缺点。
Vision Pro比Quest Pro做对了哪些?
1)价格
Quest Pro发布时价格为1500美元,后来降价至1099、后降为999美元。Vision Pro售价(3499美元)是Quest Pro的3倍多,是Quest 2(299美元起)的10多倍。
外界一度认为定价过高,仿佛没有参考市面上AR/VR头显的平均价格水平。而Guttag则认为,批评Vision Pro定价高的评论,并没有抓住要点,因为价格只是暂时的,后续还可以随着出货量增加而降价。
现阶段,AR/VR头显昂贵是因为采用了新的技术。相比之下,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早期也是贵的,随着技术和市场成熟才逐渐降价,因此和现阶段AR/VR价格没有可比性。
换句话说,价格并不是决定Vision Pro成功的最大因素,而是用户使用率。此外,当在任何价位都能打造出用途广泛的VST,才能说明这项技术的可行性,这也是苹果和Meta需要达成的目标。Guttag表示:Quest Pro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