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系统架构:从康德哲学到自主系统设计
1. 决策过程的哲学基础
决策系统在诸多领域,尤其是自主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其理论基础广泛借鉴了伊曼努尔·康德的伟大著作《判断力批判》(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这部作品初版于1790年,因语法、措辞和拼写问题,最终于1799年在柏林出版了修订后的第三版。它是康德批判领域的三大杰作之一,涵盖了科学、伦理和艺术三个重要文化领域。
康德的批判理论影响深远,像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和约翰·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等都深受其影响。在该批判中,康德认为诗歌和数学是正确先天结论的最高形式。一个“正确”的决策意味着在对所呈现的感知进行考量时,思维系统之间的关系构建正确。基于对对象的理解得出正确结论并做出正确决策,在康德的命题中被视为“天才的标志”。这种先天关系的构建基于他所说的“认识之源”( Erkenntnisquellen ),即“认知之井”或“知识之源”,这是决策系统的属性,也被公正地视为天才的标志。
拿破仑·波拿巴是历史上杰出的战场指挥官,他的决策能力令人瞩目。他常说“每个士兵的背包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权杖”,其麾下许多元帅都曾是普通士兵。拿破仑有“一眼决断”( un coup d’œil )的能力,能快速做出正确决策,这使他在欧洲战场上占据优势。不过,他从厄尔巴岛流放归来的决策却是悲剧性的错误,最终导致滑铁卢战役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表明国家领导人的错误决策会给自身和人民带来灾难性后果。
2. 决策作为系统的考量
为了便于设计,我们将决策过程提升到系统的高度。“判断力”( Urteilskraf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