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 XML:电子商务数据交换的利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页、数据库与Web应用程序的交互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在某些代码中,会使用Do While循环(第25行)来解析VenList记录集,并将数据输出到HTML页面,而第43行则用于关闭数据源连接。不过,这些仅仅是众多交互方式中的一部分,Web应用程序服务器所提供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现代系统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开发支持Web的数据库应用程序,还要求应用程序之间以及与非Web系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通信。这就需要一种基于标准格式的数据交换方式,而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正是为此而生。
1. 电子商务与XML的诞生
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并整合数据,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种交易被称为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商务交易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两种类型,其中B2B交易更为常见。
在过去,通过网络传输的采购订单通常以HTML文档的形式存在。HTML标签主要用于描述网页的显示格式,如字体、标题样式等,但无法对订单的数据元素进行操作。例如,应用程序很难从HTML文档中提取订单号、日期、客户编号、产品代码、数量或价格等详细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XML应运而生。XML是一种元语言,用于表示和操作数据元素,旨在促进结构化文档(如订单和发票)在互联网上的交换。1998年,万维网联盟(W3C)发布了第一个XML 1.0标准定义,使XML成为真正独立于供应商的平台,迅速成为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的数据交换标准。
2. XML的特点
XML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 可扩展性 :允许定义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