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ML设计生成性能模型的元模型解析
在分布式信息处理领域,如电信、商业系统和Web服务等,对性能模型的需求十分常见。UML设计中的相关信息分散在行为和部署子模型中,甚至可能存在于其他子模型里。为了更好地生成性能模型,我们引入了核心场景模型(CSM),并提出了一个两步处理序列。
1. 核心概念介绍
1.1 UML调度、性能和时间(SPT)概要文件
SPT概要文件通过定义可应用于对象实例和行为规范中动作执行实例的构造型和标签,扩展了UML标准。UML规范与构造型共同决定了性能模型的结构属性,标签则提供参数值。该概要文件基于资源和性能的领域子模型,这也是下面要介绍的CSM元模型的基础。
性能的SPT领域模型以场景类为中心,代表一种系统响应的行为。场景是有序的步骤序列,每个步骤可以是子场景,支持流程中的分支、合并和循环。每个场景都有一个“工作负载”,描述其执行强度,可能是开放工作负载(由环境中的到达率描述)或封闭工作负载(固定数量的潜在到达者要么在系统中,要么等待再次到达)。
资源可附加到场景上,领域子模型区分了主动资源(如用户,自发产生事件)和被动资源(响应请求)。这两种资源都可能是受保护的(客户端独占使用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或不受保护的(可无控制地共享)。此外,还区分了处理资源(设备)和逻辑资源(由软件创建,如缓冲区、任务或信号量),每个基本步骤都有一个执行该步骤的主机处理资源或CPU。
1.2 核心场景模型(CSM)元模型
CSM元模型捕获了构建性能模型所需的领域模型中的基本实体,并明确了一些需要从UML和SPT概要文件数据中推断的事实。CSM通过路径连接类型明确表示场景流,与SPT概要文件中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