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神经元振荡的分岔机制与建模研究

神经元振荡的分岔机制与建模研究

1. 振荡的产生与破坏分岔

从数学角度看,研究振荡如何产生和消失对底层机制的性质提出了严格要求。产生极限环的分岔被称为“全局分岔”,因为它们涉及相平面中比固定点邻域更大的区域。过去45年里,数学神经科学家在识别这些机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这里我们关注在神经元中产生和破坏振荡的余维1分岔,即改变单个参数 $\mu$(通常是神经元的电流输入),当 $\mu = \mu_c$ 时就会发生分岔。令人惊讶的是,只有四种余维1分岔能产生振荡,也只有四种能破坏振荡,这意味着只有16种可能的余维1爆发神经元。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问题在实验中识别振荡起始和终止分岔的性质:
1. 是否存在双稳态?
2. 是否有电位的直流偏移?
3. 尖峰频率是否改变?
4. 尖峰幅度是否改变?

1.1 振荡起始分岔

从固定点到极限环的四种余维1分岔包括:
1. 鞍结(折叠极限环)分岔
2. 不变圆上的鞍结(SNIC)分岔
3. 超临界安德罗诺夫 - 霍普分岔
4. 亚临界安德罗诺夫 - 霍普分岔

以下是各分岔的实验室识别特征:
|分岔类型|小扰动情况|双稳态|直流基线偏移|起始频率|起始幅度及变化|
| ---- | ---- | ---- | ---- | ---- | ---- |
|鞍结分岔|$\mu < \mu_c$ 时小扰动指数衰减|$\mu < \mu_c$ 时存在|有|非零|固定非零,$\mu > \mu_c$ 不变|
|SNIC分岔|$\mu < \mu_c$ 时小扰动指数衰减|$\m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