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LS在光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与优化策略
1. 出口标签控制
在网络管理中,当管理员启动标签交换路径(LSP)设置时,他们可以较为灵活地指定LSP应遵循的路径,还可选择指定LSP所经过链路上使用的标签值。有时,管理员可能掌握LSP远端数据流量路由的额外信息。例如,他们可能知道只有语音电话流量会注入该LSP,并且在LSP出口处,所有这些流量应通过具有已知地址的电话网关进行路由。
为避免出口LSP对数据包进行检查和路由计算,可沿LSP信令发送已知网关地址,这一机制被称为出口标签控制。管理员在显式路由的最后一跳对象之后添加额外的标签对象,这些编码标签不必符合任何标准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标签格式,只要对出口标签交换路由器(LSR)有意义即可。当出口LSR收到LSP设置消息时,会注意到显式路由末尾的额外标签对象,并以其认为有用的方式进行解释。
2. 带外信令
非广义MPLS信令协议假定LSP中的数据流量将遵循与信令消息相同的路径。然而,在光网络中,光链路信道的带宽粒度较高,使用整个带宽切片(时隙或波长)作为信令信道会造成浪费。因此,信令采用带外路径而非与数据信道物理分离的控制信道是很有必要的,这也简化了光开关在数据平面需要实现的技术。
一些解决方案采用与数据信道并行运行的低带宽链路(如以太网),或者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云进行路由,以避免配置专用信令信道。
2.1 带外信令带来的关键问题
带外信令在将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应用于光网络时带来了三个关键问题:
- 路由计算扩展 :光LSR在LSP设置期间进行的路由计算必须扩展,以计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