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几乎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二维码是 1994 年发明的一种矩阵条形码。
实际上,二维码通常包含指向网站或应用程序的定位器、标识符或跟踪器的数据。
二维码使用四种标准化编码模式(数字、字母数字、字节/二进制、汉字)来高效存储数据。
二维码的结构
从上图可以看出,二维码结构整体分为功能模式和编码区。
功能模式细分为:空白区、位置探测图形、分隔符、图形定位、图形矫正;
而编码区又细分为:格式信息、版本信息、数据、纠错码字。
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各部分的作用:
-
空白区:留空,无需做任何处理
-
位置探测图形:辅助扫描软件定位二维码
-
分隔符:区分功能模式和编码区
-
图形定位:指示标记的密度并确定坐标系
-
图形矫正:校正图形的数量和位置
-
格式信息:存储格式化数据信息
-
版本信息:二维码规格,40个规格的二维码符号矩阵
-
数据和纠错码字:实际保存的二维码信息和纠错码字
本文用到的第三方库:
qrcode
,myqr
,pillow
,zxing
首先在终端中安装这些库:
pip install qrcode myqr pillow zxing
python中的二维码
import qrcode
data = 'https://www.baidu.com'
image = qrcode.make(data=data)
image.show()
image.save("baidu.png")
生成的二维码如下图:
进阶
- 大小和颜色
import qrcode
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