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假杭电多校第一场-Vacation-思维题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和距离,解决了一个车队中各车辆如何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前提下,实现整体前进的问题。主要考虑了各车辆的速度、初始距离和长度等因素,并通过逐步推导得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思路:详见https://www.cnblogs.com/Dillonh/p/11229894.html(转载)
思维题(我的题解):
1,如果0号车没有受到其他车的影响(全速前进),那么t=s[0]/v[0]
2,如果0号车受到1号车的制约(此时1号车可以全速前进),那么经过分类讨论(只有v[0] > v[1],且在终点前追到1号车)
t=(s[1]+l[1])/v[1];
3,如果0号车受到2号车的制约(最终速度是v[2]的速度),那么最后必是2,1,0三车贴合,则这种情况的时间只比第2种情况
多了1号车的长度,所以t=(s[2]+l[2]+(l[1]))/v[2]
4,依次类推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per(i,a,b) for(int i = (a);i <= (b);++i)
#define rep(i,a,b) for(int i = (a);i >= (b);--i)
#define INF 0x3f3f3f3f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int maxn = 2e5 + 10;
const LL mod = (1e9 + 7);
int n = 0,m = 0,k = 0;
int s[maxn],l[maxn],v[maxn];
/*
思维题:
1,如果0号车没有受到其他车的影响(全速前进),那么t=s[0]/v[0]
2,如果0号车受到1号车的制约(此时1号车可以全速前进),那么经过分类讨论(只有v[0] > v[1],且在终点前追到1号车)
	t=(s[1]+l[1])/v[1];
3,如果0号车受到2号车的制约(最终速度是v[2]的速度),那么最后必是2,1,0三车贴合,则这种情况的时间只比第2种情况
	多了1号车的长度,所以t=(s[2]+l[2]+(l[1]))/v[2]
4,依次类推

*/
int main(){
	while(~scanf("%d",&n)){
		per(i,0,n){
			scanf("%d",&l[i]);
		}
		per(i,0,n){
			scanf("%d",&s[i]);
		}
		per(i,0,n){
			scanf("%d",&v[i]);
		}
		LL las = -l[0];
		double ans = 0;
		per(i,0,n){
			las += l[i];
			ans = max(ans,1.0*(las + s[i])/v[i]);
		}
		printf("%.7lf\n",ans);
	}

	return 0;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