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爆破烟尘自然扩散与研究生学术研讨课程建设
隧道施工爆破烟尘自然扩散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道路、铁路建设迅猛,隧道数量增多且长度不断增加。在隧道施工中,爆破是必要环节,但爆破产生的烟尘不仅危害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还对施工组织设计有重要影响。据1973 - 1978年中国100起爆破事故统计,爆破烟尘中毒占比达26%。因此,分析炸药、有毒气体及爆炸危害,采取预防措施保障工人安全和提高工程安全水平意义重大。
目前隧道通风措施较多,常采用自然通风竖井。其目的是及时将施工阶段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炮烟和粉尘)排出隧道,使隧道内污染物浓度不超标,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然而,要实现经济高效的通风,需掌握隧道内污染物的传输机制,明确气流分布。
爆破烟尘成分及危害
炸药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理想爆炸条件下,氢被氧化成水,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氮被释放。若炸药氧平衡为负,会产生CO、H₂、C、NO或NO₂等产物。
- NO :主要损害呼吸道,初期吸入仅有轻微眼睛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喉咙不适、咳嗽等,常经过数小时至数十小时潜伏期后引发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 NO₂ :红棕色气体,有特殊气味,主要在人体深呼吸时发挥毒性作用。吸入肺泡后,与肺泡饱和蒸汽缓慢作用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支气管和肺部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导致肺水肿,毒性比CO大6.5倍。
- CO₂ :其存在也会导致施工人员呼吸中毒,不过具体中毒机制尚不清楚。英国海军工程标准指出,人体暴露在体积分数为10%的CO₂环境中30分钟可致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8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