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就业技能培训的期望回报
1. 就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学徒制项目开始纳入理论部分,以确保学徒对相关任务有全面的理解。二战后,办公室工作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学术教育逐渐兴起,学徒制项目则逐渐萎缩,主要集中在低技能工作和手工艺领域。这一现象促使基于课堂的基础和专业培训课程填补了学徒制项目留下的空白,就业技能培训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 职场软技能的崛起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办公室工作显著增加,人际交往技能对于维护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软技能”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军方使用,除人际交往技能外,军方教授士兵的其他技能都被视为“硬技能”,如武器操作、机械使用和地图阅读等。随着这一术语在民间的普及,软技能被定义为非技术性的,而硬技能则具有技术性。通常,硬技能在学校或工作中传授,而软技能则通过社交和职业互动及经验获得。
3. 软技能对职业成功的重要性
尽管社会普遍认为获取硬技能是成功职业的主要途径,但大量研究表明,软技能对求职者工作成功率的贡献超过80%。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成功获得工作。21世纪的雇主希望求职者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情商和人际交往技能。新加坡的研究生调查显示,积极的态度、沟通能力和自我激励是最重要的三项软技能。其中,沟通能力是雇主和求职者期望的共同要素,凸显了掌握这一技能对职业成功的重要性。
此外,有研究认为“软技能”一词应被摒弃,因为它与“软弱”“迟钝”和“无实质内容”等负面含义相关。建议使用“CORE”(组织和关系效能能力)这一缩写来更好地反映这些技能的重要性。但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仍使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82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