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与村落旅游形象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
1.1 认知形象分析
运用 Python 程序对收集整理的网络文本进行词频统计,通过自定义词表和停用词表排除无意义词汇,提取出关于开平碉楼与村落形象感知的前 100 个高频词汇。对这 99 个词汇进行词法分析,包含 77 个名词、12 个动词和 10 个形容词。高频词汇中吸引元素的名词较多,主要集中在建筑景观、人文环境、旅游特色、历史文化等方面;动词多与旅游行为和建筑保护相关;形容词多为积极词汇,表达游客对景点及其周边的主观感受。
以下是部分高频词汇统计:
| 词汇 | 属性 | 频率 | 词汇 | 属性 | 频率 | 词汇 | 属性 | 频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碉楼 | 名词 | 1706 | 土匪 | 名词 | 110 | 酒店 | 名词 | 63 |
| 建筑 | 名词 | 803 | 造型 | 名词 | 106 | 旅行 | 名词 | 62 |
| 开平 | 名词 | 705 | 花园 | 名词 | 98 | 家乡 | 名词 | 60 |
词汇排名越高,表明游客对该意象元素的认知和关注度越高。通过对高频词汇的统计分析可知,赤坎、自力村、立园、马降龙、锦江里等旅游景点排名靠前,说明游客更关注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主要景点。同时,代表景点建筑形象的词汇中,“传统”“奇特”“著名”“独特”“完整”等积极形容词排名较高,且高频词汇中无贬义词,这表明游客对景点的整体旅游评价较为满意,有较好的旅游印象。
在文化方面,“华侨”“文化”“中西”“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