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书评
pyp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天才引导的历程
这帖子比较乱。本来就应该是三篇帖子的。一篇是介绍那本书的《天才引导的历程》,中间我想说一下天才的问题,写的时候才发现需要哲学方面的一些东西,这非我所长,也就算了。第二篇是介绍康托的《一个天才的悲剧》,我很敬佩康托的,你们没看过数学史,很难理解康托的功绩到底有多大,受的阻力和压迫有多深,我觉得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可以和爱因思坦相比,但爱因思坦享尽了荣耀,有几个人知道康托呢?第三篇原创 2004-08-12 23:14:00 · 1804 阅读 · 1 评论 -
测试如何应付领导
这个帖子,有人问了一些问题,回复了一下,都是从实际工作中来的,也许不适合很多公司,但是测试人员工作中还是有可能会遇到,就说了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http://bbs.51testing.com/viewthread.php?tid=475716提问:我问的这3个问题还是归于一个项原创 2011-07-17 12:37:55 · 2467 阅读 · 0 评论 -
测试过程中的一些疑问(缺陷发现率、测试结束标准等)
别人问问题的帖子,随便打了一些,说说自己的看法。原帖:http://bbs.51testing.com/thread-475716-1-1.html1.测试过程中怎样才能提高缺陷发现率,使测试的问题尽量在第一、二轮发现,降低每轮层出不穷的bug数?缺陷发现率,更多的要了解程序和业原创 2011-07-16 18:45:18 · 6886 阅读 · 0 评论 -
缺陷管理软件的易用性。
别人的问题,想了解各个bug平台(http://bbs.51testing.com/viewthread.php?tid=474265),就回复了下面的内容。你说的易用性对测试还是开发?易用性看使用习惯,大部分缺陷管理软件的操作都类似,并没有复杂到需要专门说易用性的程度。只有Cl原创 2011-07-16 22:44:20 · 2150 阅读 · 0 评论 -
开发想转测试的问题
有人问开发转测试的问题,就给了一些回复。原创 2010-07-16 16:20:00 · 8652 阅读 · 4 评论 -
对测试用例的一些看法
测试用例对测试人员来说是一个避不过去的话题,现在测试人员都比较重视测试用例,也都在承认测试用例在测试过程中的用途。今天看到一个相关的测试用例评审的帖子,就写了一些回复,大概的表达了自己对测试用例的一些看法,未必正确,仅作参考和记录。 原文:如何进行测试用例评审http://blog.youkuaiyun.com/emma_he/archive/2009/05/18/4196958.aspx原创 2009-06-04 17:17:00 · 2593 阅读 · 2 评论 -
《软件质量和软件测试》书评
其实买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的一下疑惑,在敏捷过程中,测试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敏捷过程,所有的东西几乎都在代码里面,把文档的内容尽可能的压缩忽略,都用白板、卡片、代码等方式交流,在此环境下,把测试人员的测试途径都进行了很多的压缩。比如很多内容,都是客户提出,现场开发解决,这个过程,很可能直接落到代码上,一个框架,直接填代码实现功能,那么这样,测试人员如何写测试用例,如何测试??我买这本书,原创 2008-04-11 10:18:00 · 3642 阅读 · 1 评论 -
记事本的另存为测试
在51testing上,有人问记事本的save如何测试。我就随手写了些,给大家做个参考。原文:http://bbs.51testing.com/viewthread.php?tid=76739 个人会从下面的方式。 1.快捷方式 2.是否弹出,弹出的风格和整体的是否一样 3.弹出对话框的快捷键,yes和no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4.notepad本身内容对save as的影响,比如空文本,大文原创 2007-05-22 09:17:00 · 3987 阅读 · 0 评论 -
《测试自动化》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在javaeye看到 有人问关于自动化测试方面的问题,就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在这里记录一下。原文在:http://www.javaeye.com/post/320936原帖:假设你是一名测试工程师,现安排你去一个j2ee的电子商务平台项目上负责测试工作。 项目特征如下: •项目会以迭代式来开发,以减少电子商务平台需求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项目计划3个月后发布第一个版本给用户使用,而后根据用户原创 2007-06-26 16:28:00 · 3517 阅读 · 7 评论 -
送测 和 发布 的关系 [讨论]
今天找到的,可以看看。原帖在http://topic.youkuaiyun.com/t/20041125/15/3588060.html 很早了,那个时候我应该刚去软件工程不久。ericzhangali(另一个空间)用三个角色来描述:开发部门,测试部门,客户。 公司和客户合作的方式是根据客户一个模糊的需求做出原型,由客户使用后一次次提出修改意见,一次次修改后由客户决定何时可以量产。 目原创 2007-02-27 10:40:00 · 2632 阅读 · 0 评论 -
测试人员是否应该以技术为导向?
在51testing的blog上,看到一篇对话,里面对测试人员进行了分类,第一类是只提交缺陷的,第二类是判断缺陷发生的模块,第三类是定位缺陷并找到解决方法,第四类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要程序员了。原文在:http://blog.51testing.com/pcl/archive/2006/08/22/1608.html因为个人不赞同文中的观点,就回复了一些内容,下面就是我的回复:1.感觉文中原创 2006-08-23 10:00:00 · 1365 阅读 · 0 评论 -
测试的软件出现了致命问题,应该怎么做?
在csdn的软件工程论坛,有人问这个问题,原帖参见:http://community.youkuaiyun.com/Expert/TopicView3.asp?id=3749711。 我第一时间抢答了。后来也有很多的人对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但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我颇不赞同,就写了个比较长的发了出来。下面就是我回复的内容。首先面试人员的问题,主要说明了两点:一是出现了致命问题。二原创 2005-04-07 14:47:00 · 1814 阅读 · 0 评论 -
偶然性不可重现BUG怎么处理?
偶然性不可重现BUG怎么处理? 在软件工程论坛上,kasad“问偶然性不可重现BUG怎么处理?”我和一些网友进行了讨论,下面就是整理的一些记录,主要是me的。原帖参看:http://community.youkuaiyun.com/Expert/TopicView3.asp?id=3867252 一、一定要提交!!1. 记得有这么个缺陷,以后再遇到的原创 2005-03-24 15:45:00 · 3250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达梦事件
前天csdn首页发表了一则新闻,csdn的一个记者去达梦数据库的发布会,结果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不可否认的,文中感觉记者有些幸灾乐祸的成分,内容也稍有些八卦,一些数字没有深入的研究确认。但现在的网络新闻基本都这样,为吸引眼球,夸大些内容很常见。 但是后来这件事情却逐渐的变味了,在新闻的回复中出现了太多类似枪手的人,张口闭后说达梦怎么怎么好,把问题都归到记者身上,原创 2005-07-15 14:03:00 · 1747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考核测试人员?
csdn论坛上,有人问如何考核测试人员,我回了几个帖子,下面就是我回帖的内容,可以代表我对此事的一些看法。 一:测试人员的工作评价比较的难办,因为测试人员没有具体的工作产品产出。 测试人员一般做的也就是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测试缺陷的提交。而这些可以说都不是看技术,而且看职业道德。所以我更多的认为,测试人员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是想做测试而不是开发什么的。一原创 2005-02-25 15:53:00 · 3795 阅读 · 2 评论 -
关于技术支持的一些看法
在社区项目管理栏目,有人问关于技术支持的问题,想了想,给了一些回复,如果有相应问题的公司和个人,希望能有些启发和帮助。原帖Cinway (欣慰) :==========现状========== 有些公司的产品在未经过严格测试后上马,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出了故障后客户只能和该模块开发者联系,该软件硬件系统由许多人一起开发,但是往往实际施工人员以及客户在遇到问题后原创 2004-12-11 14:22:00 · 3531 阅读 · 0 评论 -
IT界人才面面观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可以说就是人才了,特别在IT行业,人才更是重中之重。 IT是informationgtechonlogy的简写,就是信息技术,是一切制造、传输、加工、储存和使用信息的技术。IT企业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IT人才却和IT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IT人才市场★ 2001年可以说是“人才年”,“人才”成了最吸引人的词汇。在这365天中,人才原创 2004-08-12 22:29:00 · 1857 阅读 · 2 评论 -
别人对我的测试评价
很久没有更新了,现在主要在知乎,链接 https://www.zhihu.com/people/qqrrm ,欢迎大家去访问。正文: 前年的时候,公司离职的同事,给我推荐了他所在的公司,说要招测试管理,问我是否有兴趣,我就去面试了。当时还是比较急的,当天下午给他们发了我的电子简历,接着我打车就去面试了,没有怎么准备,而且当天有点感冒,状态算不上太好。 那是一家小公司,开发不到10个人吧...原创 2018-02-27 20:53:01 · 3794 阅读 ·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