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 “慈不掌兵”,《孙子兵法》里也讲,将领得具备 “智、信、仁、勇、严” 这几个特质。意思就是当领导的,得有脑子、说话算话、爱护手下、有胆量,还得把纪律抓得牢牢的,让人敬畏。在现在的项目团队管理里,这道理一样好使。当领导的,不光要有长远眼光,能快速做决定,还得拿捏好对团队成员 “好” 和 “严” 的分寸。要是太惯着大家,那项目往后可就难推进了。
一、人不能惯,团队里一惯就乱套
好多管理者都用实际经验证明了,人真不能惯着。比如说,小王是团队里的新成员,第一次交报告就严重超时,内容还错漏百出。领导觉得他是新人,就没说啥。结果下次任务,小王还是拖拖拉拉,而且工作质量依旧不达标。再比如,小张平时工作效率就低,别人一天能完成的任务,他得花两天。领导怕打击他积极性,一直没提醒。慢慢地,小张就习惯了这种低效率的工作节奏,甚至觉得自己这样没啥问题。
要是团队里总有人在宽松环境里工作,大家就会越来越不追求效率和质量,把拖延、工作差劲当成正常事,团队目标和利益都抛到脑后了。时间长了,团队干活的能力就变弱,项目进度也被耽误。项目经理可能天天催进度,忙得焦头烂额,团队内部还可能产生矛盾,最糟糕的是项目直接失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么做:
- 把规则和期望讲清楚: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得和团队成员说清楚工作规则、每个人负责什么任务,以及最后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明确规定报告要在每周五下午 5 点前提交,格式要统一,内容得包含哪些关键信息。这样以后有人做得不对或者工作效率低,就能拿着这些规定去提醒和纠正。
- 及时沟通反馈:一旦发现成员有不对的地方或者工作效率低,马上和他聊一聊。指出问题出在哪,再给点改进的建议。同时,也要听听他有啥想法,遇到啥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就像小李做的方案不符合要求,领导可以和他说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再问问他是不是对项目要求不太理解,或者在收集资料上有困难。
- 设立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成员,要给奖励和表扬。比如完成一个重要项目,给表现突出的成员发奖金、在团队会议上公开表扬。相反,对违反规则或者工作效率低的成员,就得根据情况给点惩罚。像迟到一次扣半天工资,连续三次完不成任务就警告处分。
二、任务不能拖,越拖越麻烦
在项目管理里,时间可太宝贵了。每个任务就像机器里的零件,一个挨着一个,紧紧连在一起。要是哪个环节拖延了,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整个项目进度都会受影响。
比如说,一个软件开发项目,设计环节拖延了一周,那后面的编码、测试环节都得往后推。原本计划三个月上线的产品,可能就会推迟到四个月甚至更久。不仅会错过最佳的市场推广时机,还可能因为延期交付,要给客户支付违约金。
所以,领导得时刻盯着团队成员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一发现问题马上督促解决。要是对拖延不管不顾,这坏毛病就会在团队里传开,最后项目就没法按时完成。
为了保证任务按时完成,我们可以这么做:
- 制定详细计划:项目一开始,就把项目计划制定得明明白白。包括每个人负责什么任务,每个任务的时间节点,还有项目里的重要里程碑。比如,一个建筑项目,明确规定基础工程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在三个月内完成,封顶时间是半年后。
- 定期跟踪进度:领导要定期检查项目进度,了解每个成员工作进展和遇到的困难。要是发现某个任务有拖延的风险,赶紧提醒和督促。比如每周开一次项目进度会,让大家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对于进度慢的成员,一起分析原因,给出解决办法。
- 建立应急机制:项目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意外情况。所以得提前想好应对办法,这样出问题的时候就能快速调整计划,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比如电商平台在大促前,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服务器崩溃、物流爆仓等问题,提前准备好备用服务器,和物流公司协商好应急预案。
三、责任不能推,越推越没人担责任
在项目团队里,责任就像一根绳子,把大家紧紧绑在一起,也是推动项目前进的动力。要是团队成员都习惯推卸责任,这根绳子就断了,团队就没凝聚力了。
比如,一个市场推广项目效果不好,负责策划的人说执行没做好,执行的人又说策划方案有问题,大家都在找借口,把问题怪到别人头上。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团队气氛变得很差,大家工作都没干劲。
所以,领导必须杜绝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鼓励大家勇敢承担责任,直面挑战。
为了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感,我们可以这么做:
- 明确职责分工:项目开始的时候,就把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划分清楚,让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干啥、负责什么。比如在一个活动策划项目里,有人负责找场地,有人负责邀请嘉宾,有人负责宣传推广,每个人的任务都明确好。
- 鼓励主动承担: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大家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对那些勇于担当的成员,要给表扬和奖励。比如,团队在做一个重要项目时遇到了难题,小赵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并且成功解决了问题,领导可以在团队里表扬他,给他额外的绩效加分。
- 建立问责制度:对于那些推卸责任的成员,要建立问责制度,让他们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比如规定,要是因为推卸责任导致项目进度延误,要扣除一定比例的绩效奖金。这样大家就会更珍惜自己的职责,认真对待工作。
四、规则不能破,越破越难守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项目团队管理也得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和制度,这样团队才能正常运转。这些规则既能规范成员的行为,又能明确工作流程和标准。
比如说,公司规定上班不能迟到早退,要是领导因为某个员工和自己关系好,就允许他偶尔迟到,那其他员工心里肯定不服气,以后也会不把这条规定当回事。慢慢地,整个公司的考勤制度就乱套了。
所以,为了维护规则的权威性,我们要做到:
- 严格执行规则:对团队里的规则,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偏袒任何人。要是有人违反规则,马上处理和纠正。比如,公司规定报销必须有正规发票,要是有人拿假发票报销,一旦发现,就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 加强规则宣传:通过定期培训、开会等方式,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规则。比如每个月组织一次规则培训,详细讲解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大家清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 持续优化规则: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团队的发展,规则也得不断优化完善。要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建议,一起让规则变得更好。比如,随着业务拓展,原来的报销流程变得繁琐,成员提出简化建议,领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那些在项目管理里太宽容,不懂得给团队立规矩的领导,真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管理方法了。要知道,宽容不是毫无原则地惯着大家,而是在尊重成员的基础上,坚守团队的规则和目标。这就好比种花,既要给花浇水施肥,让它有足够的养分生长,又得时不时修剪多余的枝叶,这样花才能长得又好又壮。
在项目团队管理中,我们要在关爱成员和严格管理之间找到平衡。对那些认真负责、工作效率高的成员,要多肯定、多奖励;对那些总是拖延、爱推卸责任的成员,就得及时批评教育,该惩罚的时候也不能手软。只有这样,团队在复杂的项目环境里,才能既团结又有战斗力,项目也能顺利推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最后的成功。
另外,作为领导,还得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智慧。可以多参加培训、看看专业书籍,和同行交流交流经验,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应对越来越复杂的项目管理挑战。同时,也要多听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团队决策和改进,大家一起努力,让团队越来越好。
总之,在项目团队管理里,“人不能惯” 可是个重要原则。只有尊重成员,坚持原则,严格管理,我们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带着团队走向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