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al Loss for Dense Object Detection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708.02002.pdf
何凯明 ICCV 2017 best student paper
论文核心:提出了一种用于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的聚焦损失函数
论文的出发点
读完本论文后,这里我自己总结一下。
论文的出发点总结了当前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和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的优缺点。
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
- 第一阶段能过滤掉无关背景,第二阶段更精细化包围框回归,所以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精确度更高;
- 由于有两个阶段,算法训练与检测都很耗时,实时性上没有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好;
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
- 只有一个阶段,直接利用生成的anchor框进行回归,生成的anchor框中存在着大多数的无关背景,单阶段算法的精确度没有两阶段算法高;
- 只有一个阶段,没有第一阶段进行前景和背景的选择,时效性更好,更便于落地;
作者的出发点:
作者对比了单阶段与两阶段的目标检测算法,发现两者各自都有优缺点。所以作者产生了一个思路,想训练和学习一个单阶段目标检测器,能够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提高其准确率提升到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的水平。
发现问题
作者的出发点已经确定了,那么下面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 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有第
Focal Loss:解决单阶段目标检测中的类别不平衡问题

Focal Loss是为了解决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中正负样本不平衡导致的精度降低问题。它通过修改交叉熵损失函数,使简单样本对损失的贡献减小,更关注于难样本,从而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该方法借鉴了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的两级筛选和硬负样本挖掘思想,但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调整损失函数权重,使得训练更加高效,提高了单阶段检测器的准确性。论文作者通过实验验证了Focal Loss在密集目标检测中的优越性,并展示了其实现与两阶段检测器相当的精度,同时保持了单阶段检测器的实时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