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我国网民已达到6.68亿,年底肯定能够顺利突破7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整体88.9%。不同于传统PC上网,每个家庭共用一台设备,手机上网存在着独特性、唯一性和私密性的特点,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套独特的生态系统。因此,将有相同特征的用户抽象成一个代表,可以极大方便开发者研究用户构成和分布,精准定义用户。这也是近些年所谓的大数据、精准营销等概念爆火的原因。
中国在各方面都是很大的长尾市场,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信息的不对称,移动互联网又让把信息在精准送达到任意一个用户面前,且不论时间和地点。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将流量变现,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呢?
为了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真正价值,第一步理应是整理数据。而整理数据的阶段目的是完成目标用户或者是现有用户的「画像」,只有得到了准确的用户画像,才能更好的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
1. 什么是「用户画像」
用户,指的是你的目标用户,或者是构成现有用户的大部分群体的统称。画像,是对一个事物的客观的、准确的、可视化的描述。那么「用户画像」就是能够客观、准确、可视化地描述目标用户的工具或方法。
2. 如何建立「用户画像」
做好「用户画像」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标签化,二是低交叉率。
- 标签化
所谓标签化,是指按产品需要,给不同的用户特征贴上合适的标签。
标签的维度需要按产品和业务需要进行划分,例如「购买力」这个维度在电商产品、教育产品、纯工具产品用户画像中的重要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在电商产品中这是个除了基本特征之外最重要的指标,但是在纯工具产品中可能完全不需要统计。
如果画像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