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输入法战争爆发前的几天,我灵犀般地安装了谷歌拼音输入法,此前自己已经用过智能ABC、紫光、拼音加加、微软拼音等众多输入法。安装谷歌本是抱着尝鲜的心理,再加上也是大公司的产品(语出自Ark),最后对开复印象较好,自然就多了一些期待。
刚好在随后的 一篇博客里要敲入“周鸿祎”的名字,于是没抱多少希望的键入了“zhouhongyi”,结果令人惊艳,一次性竟然命中了。写完博客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谷歌输入法设置为默认输入法,告别早就用得不顺手的微软拼音。那时的感觉很好,用户体验也很棒。
没成想,几天之后输入法大战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当然舆论是一边倒,纷纷谴责谷歌的无耻与下流,甚至开始有人为李开复的前途担忧了。有些朋友还因为这件事情而放弃了谷歌输入法,转投搜狗拼音。看到如此景象,自己不禁有些哑然,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已经屡见不鲜了,即使是在外企里面。抄袭在某些时候可以粉饰为借鉴,而且还可以用得理所当然。不是我们没有版权意识,而是用盗版的东西用得太顺手了,以致到了工作中也是寻找捷径。
我还是使用我的谷歌输入法,而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了搜狗拼音(此文由搜狗完成),口水战没有多少兴趣关注,我只关心那个输入法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