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并行开发的“小众”语言——Erlang

Erlang是一种小众的函数式语言,尤其适合于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应用。它拥有高效的轻量级进程通信机制,支持分布式透明运行,允许代码热更新,且内置并行计算模型,简化了并发编程。Erlang最初由爱立信为通信应用设计,现在也被用于构建大规模的多人在线系统。通过Erlang,开发者可以构建由多个节点组成的集群,实现良好的伸缩性和容错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提起Erlang语言,相信许多人都会挠头,因为它实在是太陌生了。在2007年6月由TIOBE Programming Community提供的程序语言排名中,Erlang占有率为0.080%,排名第49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Java以20.025%的占有率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C(15.967%)、C++(11.118%)、VB(9.332%)、PHP(8.871%)、Perl(6.177%)、C#(3.483%)、Python(3.161%)、JavaScript(2.616%)、Ruby(2.132%)。

相对于传统老牌“大佬”语言相比,Erlang语言绝对算得上是一种“小众”语言,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却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它可以解决传统语言很难解决的并行计算中的难题。Erlang是一种函数式(变量只能赋值一次)、强类型、动态类型(变量类型在运行时决定,代码需要编译后才能执行,与Python,Ruby等不一样)、面向并发(Concurrency Oriented)的语言。《程序员》杂志曾在去年9、10两期杂志中对Erlang语言进行了介绍,《一场茶杯里的风暴》和《轻松实现可伸缩性,容错性,和负载平衡的大规模多人在线系统》。下面内容为两文中对Erlang的一些介绍。

Erlang最初是由爱立信专门为通信应用设计的,比如控制交换机或者变换协议等,因此非常适合于构建分布式,实时软并行计算系统。使用Erlang编写出的应用运行时通常由成千上万个轻量级进程组成,并通过消息传递相互通讯。进程间上下文切换对于Erlang来说仅仅只是一两个环节,比起C程序的线程切换要高效得多得多了。使用Erlang来编写分布式应用要简单的多,因为它的分布式机制是透明的:对于程序来说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分布式运行。Erlang运行时环境是一个虚拟机,有点像Java虚拟机,这样代码一经编译,同样可以随处运行。它的运行时系统甚至允许代码在不被中断的情况下更新。另外如果你需要更高效的话,字节代码也可以编译成本地代码运行。

内建的并行计算模型使得Erlang非常适合编写多人在线服务器。具有良好伸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