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操作系统的三个主要目的是什么?
- 作为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中介,提供一个用户可以方便高效地执行程序的环境;
- 管理计算机硬件,确保计算机系统正确运行,并防止用户程序干扰系统正常运行;
- 管理内存和存储空间,保护和保障操作系统及用户安全。
2、我们强调了操作系统有效利用计算硬件的必要性。在什么情况下,操作系统适合放弃这一原则而“浪费”资源?为什么这样的系统实际上并非浪费资源?
当操作系统主要为单用户体验设计时,适合放弃高效利用资源原则。因为这类系统目标是最大化用户工作或娱乐体验,注重易用性,性能虽重要但以单用户体验为优化方向,不过分关注资源利用率。
它并非真正浪费资源,因为满足了用户便捷操作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从用户角度看,资源使用是为实现更有价值的体验,并非无意义消耗。
3、结合操作系统的各种定义,思考操作系统是否应包含如网页浏览器和邮件程序等应用程序。分别论证应该和不应该,并给出理由。
应该包含的理由:
- 操作系统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执行程序的环境。
- 网页浏览器和邮件程序等应用是用户日常使用计算机时常用的工具。
- 将它们包含在操作系统中可以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减少额外安装软件的步骤。
不应该包含的理由:
-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为应用程序提供基础支持,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
- 而网页浏览器和邮件程序等属于应用程序,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 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如果将它们包含在操作系统中会使操作系统变得臃肿,且不利于应用程序的更新和个性化定制。
4、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的区别如何作为一种基本的保护(安全)系统发挥作用?
- 通过添加模式位来区分内核模式(0)和用户模式(1),可区别代表操作系统执行的任务和代表用户执行的任务。
- 指定一些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指令为特权指令,硬件允许特权指令仅在内核模式下执行。
- 若在用户模式尝试执行特权指令,硬件不执行该指令,将其视为非法并陷入操作系统。
- 这样能保护操作系统免受错误用户的影响,也能防止错误用户相互影响。
5、请说明缓存有用的两个原因。它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又会引发哪些问题?如果缓存可以做得和它所缓存的设备一样大(例如,缓存和磁盘一样大),为什么不把它做得那么大并淘汰该设备呢?
-
缓存有用的两个原因 :
1. 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减少等待时间,如指令缓存可避免CPU从主存取指令时等待多个周期;
2. 减少对数据源的访问,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
缓存解决的问题 :
- 减少数据访问延迟;
-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
缓存引发的问题 :
- 存在一致性问题,如分布式文件系统中需解决缓存副本与主文件的一致性;
-
缓存大小有限,需进行缓存管理。
-
不把缓存做得和设备一样大并淘汰设备的原因 :
- 缓存成本高,大容量缓存会大幅增加系统成本;
- 部分设备有持久存储需求,而缓存通常为临时存储;
- 大容量缓存会增加管理复杂度和功耗。
6、区分分布式系统的客户端 - 服务器模型和对等(P2P)模型。
在客户端 - 服务器模型中,服务器和客户端角色明确,服务器是瓶颈。而在对等模型中,系统内所有节点皆为对等节点,每个节点可根据自身是请求服务还是提供服务,充当客户端或服务器,服务可由网络中多个节点提供。
7、资源利用率问题在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中以不同形式出现。列出在以下环境中必须谨慎管理的资源:a. 大型机或小型计算机系统 b. 连接到服务器的工作站 c. 移动计算机
a. 大型机或小型计算机系统 :CPU时间、内存、I/O设备等资源需要被谨慎管理,以确保所有可用资源被高效利用,且每个用户不会占用超过其公平份额。
b. 连接到服务器的工作站 :需要在兼顾用户个人可用性的同时,管理好共享资源,如网络、文件服务器、计算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等。
c. 移动计算机 :通常需要管理好电池电量、内存、存储等资源,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体验。此外,当连接到网络时,还需要管理网络资源。
8、在什么情况下,用户使用分时系统会比使用个人电脑或单用户工作站更好?
- 当用户需要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且希望多个用户能同时共享计算机资源时,使用分时系统会比使用PC或单用户工作站更好。
- 分时系统允许CPU通过快速切换执行多个作业,用户能在程序运行时与之交互,响应时间短,每个用户会感觉计算机系统专为其所用。
- 此外,若多个短指令操作的用户需要同时使用计算机,分时系统也更合适,因为它能有效利用系统资源,避免CPU在交互式I/O时闲置。
9、描述对称多处理和非对称多处理的区别。多处理器系统的三个优点和一个缺点是什么?
对称多处理与非对称多处理的区别
区别
- 非对称多处理 :
- 每个处理器被分配特定任务。
- 存在一个主处理器控制整个系统。
- 其他处理器要么听从主处理器指令,要么有预定义任务。
-
存在 主-从关系 。
-
对称多处理 :
- 每个处理器都能执行操作系统内的所有任务。
- 所有处理器都是对等的。
- 不存在主-从关系 。
多处理器系统的优点
-
提高吞吐量 :
- 增加处理器数量可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
- 但由于存在协调开销和对共享资源的竞争,加速比小于处理器数量。 -
规模经济 :
- 多处理器系统成本低于同等的多个单处理器系统。
- 因为它们可以共享外设、大容量存储和电源。 -
提高可靠性 </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