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感
paopao_50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爆款笔记都藏着这个情感缺口
书中的内容就像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一个人去咖啡馆、独自旅行,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藏着我们对孤独的自我疗愈。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孤独,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的孤独消费现象。它分析了孤独消费的成因,还给出了应对孤独的建议。就像《孤独消费论》这本书,它精准地抓住了我们“孤独”却又“渴望被理解”的心理。这本书不仅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孤独,还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孤独消费”方式,让孤独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我成长的契机。原创 2025-03-31 13:15:59 · 148 阅读 · 0 评论 -
众筹在年轻人中已成常态-三浦展
在深入分析本次调查结果之前,我们需要对应援消费的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根据调查,应援消费应明确划分为不同领域例如,棒球应援归于棒球类,足球应援归于足球类,偶像应援则归于推崇活动类。此外,应援消费被特别定义为涉及支援灾区群众和受疫情影响者的消费。尽管各类消费中都包含一定比例的应援消费和推崇活动消费,但本次调查并未对众筹的应用范围设限:而是将应援消费限定在特定领域内。原创 2025-03-30 13:37:30 · 298 阅读 · 0 评论 -
复古风潮的起源泡沫经济影响-三浦展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人探讨昭和复古消费现象。昭和复古已经成为过去30~40年持续不衰的潮流,尤其是最近几年,以年轻女性为主要群体的昭和风格咖啡馆热潮等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被视为对一个时代的推崇。原创 2025-03-30 12:47:32 · 330 阅读 · 0 评论 -
中年男性的孤独与怀旧-孤独消费论
在深入探讨人们对本地文化与艺术丰富度的感知与孤独感之间的关联时,我们注意到,那些感到孤独的人通常难以从日本或他们所在地区的文化与艺术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性,而那些不感到孤独的人则更容易感受到这种丰富性。反过来看,那些能从日本或他们所在地区的文化与艺术的中感受到生活丰富性,但仍然感到孤独的人群,更倾向于进行昭和复古消费。在对昭和复古消费的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发现孤独感较强的人群往往在昭和复古商品上花费更多。这一趋势在20~34岁及35~49岁的男性群体中尤为突出,特别是在35~49岁的中年男性中最为明显。原创 2025-03-30 12:18:07 · 345 阅读 · 0 评论 -
大多数人偏爱新品-越孤独越消费
大多数人仍旧偏爱崭新的商品,因此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啊,这个东西我不再用了,如果你对旧物情有独钟,那就送给你吧。”通过这种方式,复古爱好者往往能从他人或朋友那里获得心仪的物品。无论是服饰、家具、手表、室内装饰品,还是食品等许多人都曾获赠这些物品(如表4-3所示)。以我个人为例,母亲离世后,我将家中的和服、餐具等大量物品赠予了热爱和服及昭和咖啡店风格餐具的女性朋友,总共送出了20余箱物品。其实即使将这些物品卖给二手商,所得收益也寥寥无几。但如果这些物品能让认识的人心生喜悦,那么免费赠送显然会让我更开心。原创 2025-03-29 19:41:18 · 97 阅读 · 0 评论 -
我与古着的不解之缘-孤独消费论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人探讨那些热衷于昭和复古消费的人群频繁购买的古着单品。最初,我并未意识到深入研究古着的重要性。但随着进一步地采访和分析,我发现,了解古着受欢迎的程度不仅对揭示当代消费者的心理有极大帮助,更为如何振兴地方经济、推动中心市区活性化及解决空置房屋问题等提供了重要视角。原创 2025-03-29 19:29:17 · 232 阅读 · 0 评论 -
情感博主不会说的孤独变现法
书中案例丰富,从独居经济崛起,到一人食餐厅火爆,都揭示孤独带来的消费新趋势。它给咱实实在在的变现方法,比如如何利用孤独心理打造小众爆款产品,怎样借孤独情感营销吸引精准受众。读完它,你不再是被孤独吞噬的个体,而是能敏锐捕捉孤独商机的 “掘金者”。无论是想创业,还是在职场开拓新领域,这本书都能为你打开新思路,把孤独变成助力成功的筹码。它结构清晰,先剖析孤独在当代社会的种种表现,让我们对自身孤独有更透彻认知,再层层递进,阐述如何将这份孤独转化为财富。这本《孤独消费论》简直是孤独人群的福音!原创 2025-03-29 19:24:45 · 297 阅读 · 0 评论 -
孤品稀缺价值与个性表达的对话-三浦展
无论是手工制作或小批量生产的商品,还是大规模生产的商品,或是那些在日本鲜少流通的品牌商品,一旦成为古着,它们藏会因自然褪色等因素而展现出多样性。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正是古着吸引人的地方。比如你所挑选的那件古着,可能是从全球各地的无数古着中挑出来的,拥有类似古董的独特价值。任何商品,只要具备这种独特性,哪怕不是所谓的高端品牌,对那些欣赏它的人来说,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即使是销售相似商品的店铺,其商品选择和陈列方式也各有千秋,体现出店主独到的审美观念。对追求个性化体验的人来说,古着店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原创 2025-03-29 18:11:14 · 146 阅读 · 0 评论 -
探寻隐匿的宝藏解锁珍品的秘密-三浦展
古着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原因在于它能让人发掘那隐藏的珍品。热爱古着的人常会形容自己去“挖宝”或“淘宝”。古着店仿佛二手书店或二手唱片行,即便你只是随意逛逛而不购买任何物品,也能体会到轻松和愉快。尽管在全新的服装店中,你也可以不购物就出来,但这些地方往往存在着某种购物的压力,使得逗留的时间变得短暂。原创 2025-03-29 18:05:04 · 67 阅读 · 0 评论 -
店主及店员的专业讲解能力-孤独消费论
古着店的魅力不仅在于店铺本身,更在于店主和店员的魅力在独立经营的古着店中,店主往往亲自己挑选并采购商品他们对商品有着深入的了解,并能向顾客详细介绍商品的优缺点品牌背景、时代背景等。通过与店主的交流,顾客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乐趣,得到知识上的满足。例如,在本书附录的案例里,古着店THINK的武田先生就曾表示:“希望顾客在与我们交谈的同时,享受欣赏古着的乐趣。”像古着店SIRTURDAY的今井先生一样,他还希望通过这种交流促进店铺所在社区的发展。原创 2025-03-28 12:51:30 · 172 阅读 · 0 评论 -
性价比优势体验-越孤独越消费
古着的性价比高,尤其是那些品相稍差或非知名品牌的商品价格通常非常亲民,1000日元或500日元是其常见的售价。如果是二手唱片,可能会有封套严重损坏或盘面有划痕的情况,但衣服通常不会有这么糟糕的情况。如今,破旧的牛仔裤已成为时尚的一部分,磨损的袖口和领口反而增添了衣服的魅力。即便是高端品牌的衣服,但在古着店通常以1万~2万日元的价格就能买到,而在潮流精品店购买同样的新品往往需要更高的价格。考虑到古着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发掘的乐趣以及长期穿着的可能性,这样的价格实际上是相当合理的。原创 2025-03-28 12:45:12 · 187 阅读 · 0 评论 -
自由搭配与中性穿搭的魅力-孤独消费论
对新品服饰来说,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趋势,这就导致无论顾客走进哪家店铺,都会看到风格类似的服饰。然而,当年的流行趋势未必符合每个人的喜好。与新品服饰受当年流行趋势所限不同,古着不受当下流行趋势的制约,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随时寻找自己喜欢的古着(尽管在古着中也存在某些流行趋势 )。原创 2025-03-28 12:40:11 · 376 阅读 · 0 评论 -
中国游客的爵士黑胶之旅-三浦展
近年来,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外国游客纷纷涌向古着店和唱片行。大约在2018年,我曾多次在新宿的唱片联盟爵士馆看到中国顾客大量购进黑胶唱片。记得有一次,一位男士一次性购买了约10张爵士音乐黑胶唱片。他似乎正在用手机与他人商议采购事宜,对方可能是他在其他店铺寻找黑胶唱片的伙伴,或是远在中国的同事。我在西获洼”的一家小型二手唱片行也见过类似的中国买家。原创 2025-03-27 15:27:26 · 292 阅读 · 0 评论 -
00后用户最想被戳中的痛点
它分析了00后为什么更愿意“花钱买孤独”,比如一个人吃火锅、住单人公寓、买小众品牌……你是不是也在深夜刷手机,明明很累却舍不得睡,因为没人懂你的情绪?因为它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也理解这个时代。你是不是也喜欢一个人逛街、吃饭、看电影,却总被说“太孤独”?你是不是也经常觉得,虽然朋友圈几百人,但真正能聊的没几个?如果你也有这些感受,那《孤独消费论》就是为你写的!原来,我们不是不合群,而是更懂得取悦自己!读完你会发现,孤独不是问题,而是答案。孤独不是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原创 2025-03-27 15:09:16 · 290 阅读 · 0 评论 -
泡沫经济:繁荣与崩溃-越孤独越消费
当前40~44岁的群体在童年时期经历了泡沫经济时代,他们的父母很可能穿过 Armani或川久保玲等品牌的服装,并可能为他们购买这些品牌的童装。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人至少曾经穿过川久保玲的子品牌的衣服。我记得大约是在1983年,涩谷的PARCOPart2商场开设了儿童服装区,那时中央区立泰明小学的校服由 Armani设计制作,这一事件曾引起广泛讨论,反映了当时较为富裕的家庭孩子的着装情况。原创 2025-03-27 14:44:41 · 341 阅读 · 0 评论 -
古着消费新趋势:中性化崛起-孤独消费论
当我们将“购买可爱风格的时尚物品”这一行为与古着消费数据进行交叉统计分析时,我们发现那些偏爱可爱风格的男性在古着上的消费更为慷慨。特别是在35~49岁的男性群体中,这一消费倾向尤为明显(如图5-2所示)。此外,20~34岁的男性及35~49岁的女性与35~49岁的男性群体表现出了相似的消费倾向。当前的年轻男性群体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他们身材修长面容精致,不少人甚至青睐女装款式。据了解,在古着店中挑选Tifany(蒂芙尼)等品牌的饰品自用的男性消费者数量相当可观。原创 2025-03-27 14:38:20 · 311 阅读 · 0 评论 -
邻里链接意愿古着消费社区效应-三浦展
正如附录案例一中指出的,古着店本身也越来越重视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古着店从当地年长的居民手中收购古着,强调年轻一代在购买古着时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故事。这不仅是物品的再利用,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这些故事不仅关乎衣服的前任主人,也可能与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关。古着店的这种新趋势似乎与人们希望在居住地建立更紧密的邻里关系的愿望相吻合。我们发现,那些重视未来居住地社区交流的人,往往会更多地进行古着消费。这种趋势在35~49岁的男性群体中尤为突出。原创 2025-03-26 17:51:55 · 171 阅读 · 0 评论 -
古着店:点亮地方复兴的火花-三浦展
古着店通过采购、修复、清洗和整理二手衣服,让这些带着时光印记的服饰重放光彩。顾客被二手衣服这种渐趋稀缺的复古魅力所吸引,愿意将这些衣服带回家。即便他们并未购买,仅仅是欣赏或感受这些衣服,他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古着店与地方复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它们都为人们提供了-种独特的体验和情感链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便会逐渐理解在地方城镇开设古着店的深层意义。原创 2025-03-26 17:42:53 · 120 阅读 · 0 评论 -
斜向链接:解锁多领域的新技术-三浦展
在充满岁月痕迹的商业街古着店里,顾客即便不购买任何衣服,也可以与店主进行交流,这样的互动有助于人们在本地区找到适合自己的链接。年轻人身着有老一辈人风格的服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斜向链接。实际上,有些古着店的目标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衣服销售,它们致力于推动街道复兴和加强与老年人群的联系。后文我将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古着如何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老与少的纽带。原创 2025-03-26 17:27:18 · 206 阅读 · 0 评论 -
古着店:复古文化的传承者-孤独消费论
横沟先生表示:“可以说古着店为街区带来了多样性。无论是二手商品店还是二手唱片行,这类商店的存在为原本单一的街道带来了一种新鲜感,仿佛引入了一些异质元素,让人感到新奇和有趣,我认为居民其实也在寻找这种新鲜感。原创 2025-03-25 18:10:04 · 123 阅读 · 0 评论 -
种草视频里藏着的情绪刚需
我最近读了一本超有料的书——《孤独消费论》,简直颠覆了我对消费的认知!作者深入剖析了现代消费背后隐藏的情绪需求,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在孤独时疯狂购物,或者为什么一款产品能瞬间戳中我们的心。这本书的结构清晰,从孤独消费的定义、现象到背后的经济心理逻辑,层层递进。它的亮点在于用超多真实案例,让我们看到消费不再只是物质的满足,更是情绪的慰藉。比如书中提到的“情绪刚需”,就是那种让我们在疲惫时能被治愈,或者在孤独时找到陪伴的东西。而且,它的语言风格很接地气,完全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书。原创 2025-03-25 17:58:59 · 236 阅读 · 0 评论 -
数不胜数,心自平和-越孤独越消费
店主是来自埼玉县的铃木麻由子。她表示:“我不喜欢做和别人一样的事情,性格也很害羞,小学时甚至不愿去学校,常常是被父母驾车送去学校的。从中学时期开始,我就对时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梦想过像筱原友惠那样穿着打扮。我非常喜欢CUTE杂志,还曾在原宿被该杂志采访过。Yokfuuku绝非一家寻常的服装店。尽管其招牌上写着“大宫”,但它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店面,而是以流动的形式穿梭于多个地点,举办古着售卖活动。原创 2025-03-25 17:49:36 · 155 阅读 · 0 评论 -
这里,期待更多目光-越孤独越消费
在御茶之水站附近的汤岛有一家新开张的古着店,名为SIRTURDAY”。汤岛曾是传统日式餐馆的聚集地,而且因为毗邻秋叶原,周围聚集了众多电子公司的总部;同时,由于与本乡相连,这里也汇聚了不少出版社。尽管如此,古着店在此地却相当罕见。原创 2025-03-25 17:44:20 · 182 阅读 · 0 评论 -
年轻人移居,就够了吗?-三浦展
由于冈先生的夫人渴望居住在能够俯瞰相模湾美景之所,他们决定搬离居住了30个年头的港北新城公寓。尽管他们曾考虑过镰仓或逗子 ,但那里高昂的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在女儿结婚并迁往小田原·之后,他们也决定搬到附近。经过一番寻找,他们在神奈川县真鹤镇找到了一处理想的房子,随即搬迁至此。新家位于山峦之上,不仅有一览无余的海景,还能将日出之美尽收眼底,景色宜人至极。冈康治先生曾在一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担任设计师和规划师如今冈先生已步入退休生活,他期望在享受悠闲时光的同时能参与一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原创 2025-03-25 17:35:35 · 111 阅读 · 0 评论 -
似曾相识:复古与创新的融合-三浦展
时隔三年,当我再次踏入真鹤时,这个小镇依旧保持着三年前的那份宁静与和谐。这里独有的海边小镇气息在湿润的空气中弥漫,仿佛轻轻地拥抱着每一个到访者。那些接受我采访的移居者们,都是在无意中发现了真鹤,并迅速被这片土地深深吸引随即决定将它作为自己新家的地址的。真鹤似乎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原创 2025-03-25 17:30:47 · 199 阅读 · 0 评论 -
真鹤:新城不适者的避风港-三浦展
我和冈先生沿着坡道继续前行,不久后便抵达了真鹤出版。在这里,来住友美女士负责经营民宿,而她的合伙人川口瞬先生则致力于出版工作。他们于2015年移居至真鹤,并在2018年将一栋古老的民居改建成现在这个集出版社和民宿为一体的场所。原创 2025-03-24 14:58:29 · 212 阅读 · 0 评论 -
书、美发、咖啡,生活曲-越孤独越消费
除了书店,真鹤镇上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业态。2020年11月,水印(watermark)咖啡店开业,除了咖啡,它也售卖书籍,成了当地的一家特色店铺。店主栗原志织女士曾居住在仓敷,与当地知名二手书店“虫文库”的店主田中美穗女士结缘,因此在她的店里也能看到“虫文库”中的图书。原创 2025-03-24 14:38:22 · 345 阅读 · 0 评论 -
我的理想社会-越孤独越消费
新兴的商铺并非只能销售全新商品。古着店、二手唱片行及古老民居改造的咖啡馆和传统町家旅店同样有其立足之地。在京都,这样的商业模式或许已司空见惯,但在其他地方还应加以推广。这种模式更适合那些古老的街道、城镇和地区,因为这些地方的居民同样在经历老龄化。尽管面临老龄化的挑战,人们仍然可以充满活力地投入工作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能真切感受到“活着真好”,这才是我心中的理想社会。原创 2025-03-24 13:50:21 · 20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