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使用mangodb
1、High performance - 对数据库高并发读写的需求web2.0网站要根据用户个性化信息来实时生成动态页面和提供动态信息, 所以基本上无法使用动态页面静态化技术,因此数据库并发负载非常高,往往要达到每秒上万次读写请求。关系数据库应付上万次SQL查询还勉强顶得住,但是应付上万次SQL写数据请求,硬盘IO就已经无法承受了。其实对于普通的BBS网站,往往也存在对高并发写请求的需求。
2、Huge Storage - 对海量数据的高效率存储和访问的需求
对于大型的SNS网站,每天用户产生海量的用户动态,以国外的Friendfeed为例,一个月就达到了2.5亿条用户动态,对于关系数据库来说,在一张2.5亿条记录的表里面进行SQL查询,效率是极其低下乃至不可忍受的。再例如大型web网站的用户登录系统,
3、High Scalability && High Availability- 对数据库的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的需求
4、MongoDB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他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json的bjson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Mongo最大的特点是他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强大,其语法有点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几乎可以实现类似关系数据库单表查询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且还支持对数据建立索引。它的特点是高性能、易部署、易使用,存储数据非常方便。
MongoDB服务端可运行在Linux、Windows或OS X平台,支持32位和64位应用,默认端口为27017。推荐运行在64位平台,因为MongoDB在32位模式运行时支持的最大文件尺寸为2GB。
二、安装设置
http://dl.mongodb.org/dl/win32/i386 下载安装
http://www.mongovue.com/downloads/ mangodb客户端
1.将文件解压
,例如解压到
E:\ApabiCourse\MongoDB\mongodb-win32-x86_64-2008plus-2.4.5
2.手工创建数据库路径
例如E:\ApabiCourse\MongoDB\ApaCourseMongodb创建日志路径E:\ApabiCourse\MongoDB\ApaCourseMongodb_log(保证此路径存在)
3.修改配置
打开“memcached1.4.5(win-x64)-install.bat “修改
E:\ApabiCourse\MongoDB\mongodb-win32-x86_64-2008plus-2.4.5\bin\mongod参数是路径,请修改;"E:\ApabiCourse\MongoDB\ApaCourseMongodb参数是数据库路径,请修改,并且需要提前手工创建;"E:\ApabiCourse\MongoDB\ApaCourseMongodb_log\mongodb.log 参数是db的日志路径,请修改,并需要提前建好路径(mongodb.log文件不需要)
4.执行安装
执行memcached1.4.5(win-x64)-install.bat
@echo off
echo "开始安装,E:\ApabiCourse\MongoDB\mongodb-win32-x86_64-2008plus-2.4.5\bin\mongod 参数是路径,请修改
echo "E:\ApabiCourse\MongoDB\ApaCourseMongod 参数是db路径,请修改,并且需要提前手工创建
echo "E:\ApabiCourse\MongoDB\ApaCourseMongodb_log\mongodb.log 参数是db的日志路径,请修改,并需要 提前建好路径(mongodb.log文件不需要)
"E:\ApabiCourse\MongoDB\mongodb-win32-x86_64-2008plus-2.4.5\bin\mongod" --dbpath E:\ApabiCourse\MongoDB\ApaCourseMongodb --directoryperdb --logpath E:\ApabiCourse\MongoDB\ApaCourseMongodb_log\mongodb.log --port 8017 --install
net start "MongoDB"
echo "请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27.0.0.1:8017/,如果返回You are trying to access MongoDB on the native driver port. For http diagnostic access, add 1000 to the port number
说明安装成功"
echo "安装完成,任意键盘退出"
pause
5.检测安装完成
"请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27.0.0.1:8017/,如果返回You are trying to access MongoDB on the native driver port. For httpdiagnostic access, add 1000 to the port number说明安装成功
以后MongoDB将作为windows的一个服务每次开机时自动启动。这样服务器端已经安装完毕了。
再执行 net start "MongoDB" 即可启动服务。
有关于安装参数的说明:
--dbpath 是数据文件所在目录
--logpath 是日志文件所在文件路径,此参数必须为文件,不能为文件目录,否则会导致安装失败
以上两个参数必须设置
--logappend 日志以追加的方式写入
--directoryperdb 为每个数据库建立单独的目录
--bind_ip 绑定服务器IP,此参数为安全起见建议使用127.0.0.1,因为如果不设置的话,远程是可以连接的
--port 端口号
--install 以服务形式安装
如果需要删除 MongoDB 服务请使用 mongod --remove
然后访问localhost:27017看到如下所示,就表示你的MongoDB已经启动完毕
三、c#使用 //普通插入
var o = new { Uid = 123, Name = "xixiNormal", PassWord = "111111" };
mongoCollection.Insert(o);
//对象插入
Person p = new Person { Uid = 124, Name = "xixiObject", PassWord = "222222" };
mongoCollection.Insert(p);
//BsonDocument 插入
BsonDocument b = new BsonDocument();
b.Add("Uid", 125);
b.Add("Name", "xixiBson");
b.Add("PassWord", "333333");
mongoCollection.Insert(b);
/*---------------------------------------------
* sql : SELECT * FROM table
*---------------------------------------------
*/
MongoCursor<Person> p = mongoCollection.FindAllAs<Person>();
/*---------------------------------------------
* sql :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Uid > 10 AND Uid < 20
*---------------------------------------------
*/
QueryDocument query = new QueryDocument();
BsonDocument b = new BsonDocument();
b.Add("$gt", 10);
b.Add("$lt", 20);
query.Add("Uid", b);
MongoCursor<Person> m = mongoCollection.FindAs<Person>(query);
/*-----------------------------------------------
* sql : SELECT COUNT(*) FROM table WHERE Uid > 10 AND Uid < 20
*-----------------------------------------------
*/
long c = mongoCollection.Count(query);
/*-----------------------------------------------
* sql : SELECT Name FROM table WHERE Uid > 10 AND Uid < 20
*-----------------------------------------------
*/
QueryDocument query = new QueryDocument();
BsonDocument b = new BsonDocument();
b.Add("$gt", 10);
b.Add("$lt", 20);
query.Add("Uid", b);
FieldsDocument f = new FieldsDocument();
f.Add("Name", 1);
MongoCursor<Person> m = mongoCollection.FindAs<Person>(query).SetFields(f);
/*-----------------------------------------------
* sql : SELECT * FROM table ORDER BY Uid DESC LIMIT 10,10
*-----------------------------------------------
*/
QueryDocument query = new QueryDocument();
SortByDocument s = new SortByDocument();
s.Add("Uid", -1);//-1=DESC
MongoCursor<Person> m = mongoCollection.FindAllAs<Person>().SetSortOrder(s).SetSkip(10).SetLimit(10);
四、注意事项
1、MongoDB分成32位版本和64位版本,由于MongoDB使用内存映射文件,所以32位版本只能存储2GB左右的数据。建议存储更多数据的用户使用64位版本。
2、MongoDB是文档型数据库,数据以BSON形式存储在文档中。最新版本的MongoDB能够支持最大16 MB的文档大小。建议用户尽量不要存储大型对象,将文档控制在16 MB以内。
3、MongoDB的写入和更新速度非常快,所以错误提示并不明确。要确保写入正确,建议用户使用getLastError或者使用安全写入。
4、关系型数据库往往会有预定义的schema,你想添加额外的列就需要在整个表上添加。MongoDB没有这个约束,这使得开发和管理变得更简单。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完全忽视MongoDB的schema设计,一个设计良好的schema能够让MongoDB的性能达到最佳。
5、MongoDB的更新在默认情况下会使用类似于传统数据库的LIMIT语句,即LIMIT 1。因此更新不会影响到所有的文档,如果你想要一次更新许多文档,那么请把multi设为true。
6、MongoDB默认情况下是区分大小写的,例如db.people.find({name: 'Russell'}) 和db.people.find({name: 'russell'})就是不一样的。所以用户需要知道MongoDB的大小写限制。
7、传统数据库中,如果插入错误的数据类型,通常会提示错误或者强制转换成预定义的数据值。MongoDB中没有这种限制,所以输入错误数据类型不会出现提示。建议用户确保输入正确的数据类型。
8、全局锁是一直被MongoDB用户诟病的特性,MongoDB 2.2中增加了数据库级锁,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建议用户使用稳定版的MongoDB 2.2数据库,避免全局锁限制。
9、过期版本MongoDB用户在下载程序包时会出问题,建议用户使用10gen最新版本的官方程序包。
10、Replica Set是MongoDB中受关注最多的功能,它能为MongoDB集群增加冗余并提供良好的读性能。但由于Replica Set的选举机制,必须保证Replica Set成员数目为奇数。如果是偶数的话,主节点宕机就会导致其他节点变为只读。解决方法也可以使用一个仲裁节点(arbiter),它也是一个Replica Set的成员,但并不存储用户数据。所以请记住设置Replica Set成员时要定为奇数。
11、MongoDB中不存在join,你要针对多个集合进行数据检索的时候,必须使用多个查询。所以当你遇到这个问题时,可以考虑重新设计MongoDB的schema。
12、Journaling日志是MongoDB中非常好的功能,能够增强节点的可用性。在2.0版本之后,MongoDB默认是开启Journaling日志功能的。虽然Journaling日志会对数据库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部分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建议用户开启Journaling功能,特别是对于可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
13、MongoDB默认情况下是没有认证功能的,因此建议用户使用防火墙对MongoDB进行保护。
14、Replica Set的工作是通过传送oplog来完成的,主节点发生故障后,新的数据将会存放在数据目录下的一个特定文件夹内,即rollback文件夹。你可以用来手动完成数据恢复。所以在每次故障发生之后,你一定要看看这个文件夹,MongoDB自带的工具就能够帮助你轻松地完成手动数据恢复。
15、跨服务器的数据拆分中,Sharding是一个有效的方法。MongoDB中支持自动化Sharding,但是对数据库性能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建议用户尽早进行Sharding,使用MMS、Munin (+ Mongo plugin)和CloudWatch等工具对MongoDB进行监控,确保系统资源使用达到80%之前就完成Sharding工作。
16、MongoDB使用shard key来决定特定的文档在哪个分片上,当插入一个文档之后,你是无法更新shard key的。这里建议用户删除文档并重新插入,这样就能够将其分配到合适的分片上。
17、MongoDB对分片的限制还包括集合的大小,当超过256 GB的时候,MongoDB将不允许进行分片。相信10gen公司会在未来放弃这一限制,但在此之前用户需要留意。
18、MongoDB中跨分片并没有强制要求唯一性,MongoDB只针对独立的分片进行强制而非全局性。当然除shard key之外。
19、进行拆分的时候,MongoDB会要求你选择一个键。用户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键,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何进行选择并无定式,主要取决于你的应用,比如针对news feed使用时间戳就是错的。在下一版本中,MongoDB将对此进行改进。
20、MongoDB连接默认情况下是不加密的,也就是说你的数据是能够被第三方记录和使用的。所以你在公共网中访问MongoDB的话,就一定要进行加密。
21、MongoDB只支持单一文档的原子性,这一点与传统的数据库有所不同,如MySQL。因此MongoDB中跨多个文档是不提供内置的transaction支持的。
22、当MongoDB显示ready的时候,其实内部还在进行journal的配置。因此针对速度较慢的文件系统,MongoDB的journal配置也会很慢。
23、不建议尝试NUMA + Linux + MongoDB的组合,如果你的MongoDB跑在NUMA服务器上,建议将它关掉。
24、在Linux上运行MongoDB遭遇segfault错误时,这主要是因为open files / process限制过低。建议用户将限制设定为4K+。
参考:
MongoDB的C#驱动程序教程(译)
http://www.drdobbs.com/database/getting-started-with-mongodb/240151028?pgno=2 getting started with mongodb
http://www.drdobbs.com/database/mongodb-with-c/240151668 mangodb with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