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剩余哈希引理:突破局限,提升密码学应用效能
引言
在密码学和复杂性理论领域,著名的剩余哈希引理(LHL)有着广泛应用。简单来说,通用哈希函数是优秀的随机数提取器。若随机变量 $X$ 在某个空间 $X$ 上的最小熵为 $m$,$H$ 是从 $X$ 到 ${0, 1}^v$ 的通用函数族,且 $H$ 是 $H$ 中的随机成员,那么即使已知 “种子” $H$,$H(X)$ 与 ${0, 1}^v$ 上的均匀分布 $U_v$ 之间的统计距离也被 $\sqrt{2^{-L}}$ 所界定,其中 $L = m - v$ 为熵损失。
LHL 具有诸多吸引人的特性:
1. 简单高效 :能构建简单高效的随机数提取器,用于需要良好秘密随机性的场景,如密码密钥派生、隐私放大、Diffie - Hellman 密钥交换等。
2. 函数通用 :许多简单函数,如内积或矩阵 - 向量乘法,都是通用的,具有良好的代数性质。
3. 构造多样 :已知许多简单高效的(几乎)通用哈希函数构造方法,使基于 LHL 的提取器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提取器。
4. 熵损失最优 :能达到实现所需统计距离 $\varepsilon$ 的最小熵损失 $L = 2 \log (1 / \varepsilon)$。
然而,LHL 也存在两大局限性:
1. 熵损失大 :在理论上,$2 \log (1 / \varepsilon)$ 的熵损失可能并不显著,但在实际的密钥派生场景中,这往往是一个关键问题。例如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