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和12T单片机的区别,安卓面试自我介绍

一:下面是单片机的几个周期的介绍:

(1)时钟周期又名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频率的倒数,可以理解为单片机外界晶振的倒数。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对于某个单片机来讲,若采用了1MHZ的时钟频率,则时钟周期就是1us;若采用了4MHZ的时钟频率,则时钟周期就是250ns。由于时钟脉冲是CPU的基本工作脉冲,它控制着CPU的工作节奏。对于同一种单片机,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的工作速度就越快。我们使用的STC89C系列单片机的时钟范围约在1——40MHZ。

(2)状态周期:状态周期是时钟周期的两倍。

(3)机器周期: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周期,在一个操作周期内,单片机完成一项基本操作,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写等。它由12个时钟周期(6个状态周期)组成。

(4)指令周期:它是指CPU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一个指令周期含有1——4个机器周期。


二:1T和12T单片机的编程所需要注意的:

定1T单片机的计时器是兼容传统12T单片机的。也就是说只是执行一般的指令会快12倍,但是它的定时器却是先进行12分频,再计时的,与原来的一样。只是用软件延时的话,就要改。


三: 指令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1T、6T、12T这个原本叫机械周期,现在更多人称为 指令周期;以前标准51单片机,是12T模式的。后来大量单片机厂家的介入,开始对单片机进行提速,于是就出现了 6T、1T模式的单片机。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Android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Android移动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Android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Android)
img

总结

其实要轻松掌握很简单,要点就两个:

  1. 找到一套好的视频资料,紧跟大牛梳理好的知识框架进行学习。
  2. 多练。 (视频优势是互动感强,容易集中注意力)

你不需要是天才,也不需要具备强悍的天赋,只要做到这两点,短期内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对于很多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而言,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不成体系的学习效果低效漫长且无助。

以上就是总结的关于在面试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些帮助,除了这些面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刷题了,这里放上我之前整理的一份超全的面试专题PDF

还有 高级架构技术进阶脑图、Android开发面试专题资料,高级进阶架构资料 帮助大家学习提升进阶,也节省大家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间来学习,也可以分享给身边好友一起学习。

【Android核心高级技术PDF文档,BAT大厂面试真题解析】

这里只是整理出来的部分面试题,后续会持续更新,希望通过这些高级面试题能够降低面试Android岗位的门槛,让更多的Android工程师理解Android系统,掌握Android系统。喜欢的话麻烦点击一个喜欢在关注一下~

更新,希望通过这些高级面试题能够降低面试Android岗位的门槛,让更多的Android工程师理解Android系统,掌握Android系统。喜欢的话麻烦点击一个喜欢在关注一下~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收录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定时器1T12T区别的问题。首先,我得确认用户可能是在微控制器或嵌入式系统环境下提问的,比如常见的8051单片机。用户可能对定时器的工作模式不太清楚,需要了解这两种模式区别应用场景。 首先,我应该回忆一下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定时器通常通过计数时钟脉冲来工作,不同的模式会影响计数速度精度。1T12T中的“T”代表机器周期中的时钟周期数,这会影响定时器的计数频率。 接下来,我需要明确1T模式12T模式的定义。1T模式下,定时器每1个时钟周期计数一次,而12T则是每12个时钟周期计数一次。这意味着1T模式下的计数速度是12T的12倍,因此定时器溢出更快,适合需要高精度或快速响应的应用。而12T模式则因为计数较慢,可能在需要较长定时周期时使用,或者在系统时钟频率较高时降低资源消耗。 然后,考虑用户可能的疑问,比如这两种模式对定时器初值设置的影响。在相同的时钟频率下,1T模式下需要更大的初值来达到相同的定时时间,或者可能需要调整预分频器的设置。同时,功耗方面,1T模式由于更频繁的计数操作,可能会消耗更多的功率,这在低功耗设计中需要考虑。 另外,应用场景方面,1T模式适合需要高精度计时或高频PWM生成的情况,而12T模式可能用于普通的定时任务,比如延时函数或低频信号生成。用户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模式,比如在需要精确控制时间的事件中,1T模式更有优势,而在资源受限或对功耗敏感的场景中,12T可能更合适。 还要注意不同单片机型号的支持情况。比如传统的8051通常使用12T模式,而增强型或现代变种可能支持1T模式。用户需要查阅具体的数据手册来确认硬件支持情况,以及如何配置相关寄存器来切换模式。 可能还需要提到在相同外部时钟频率下,1T模式的定时器分辨率更高,但定时范围较小,而12T模式则相反。这会影响用户在设计定时时的参数计算,比如如何设置定时器重载值以达到预期的中断频率。 最后,总结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计数速度、定时精度、功耗、应用场景等,帮助用户全面理解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时器模式。</think>定时器1T12T是微控制器(如8051单片机)中常见的两种工作模式,主要区别在于**计数脉冲频率****定时精度**。以下是详细对比: --- ### **1. 核心区别** - **1T模式**(1时钟周期): - **计数频率 = 系统时钟频率**(每个时钟周期计数一次)。 - 速度**快**,定时精度**高**,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 - **12T模式**(12时钟周期): - **计数频率 = 系统时钟频率 ÷ 12**(每12个时钟周期计数一次)。 - 速度**慢**,定时精度**低**,但功耗更小,适合对时间要求不严苛的场景。 --- ### **2. 具体差异** | **对比项** | **1T模式** | **12T模式** | |-------------------|--------------------------------|---------------------------------| | 计数速度 | 快(12倍于12T) | 慢 | | 定时精度 | 高 | 低 | | 功耗 | 较高(频繁计数) | 较低 | | 适用场景 | 高频PWM、精确计时 | 普通延时、低频任务 | | 初值计算 | 需更大初值(或分频) | 初值较小 | | 硬件支持 | 增强型8051(如STC12系列) | 传统8051(如AT89C51) | --- ### **3. 实例说明** 假设系统时钟为12MHz: - **1T模式**: - 计数频率 = 12MHz → 定时器每1/12μs计数一次。 - 定时1μs需初值:`12MHz × 1μs = 12`(溢出前计数12次)。 - **12T模式**: - 计数频率 = 12MHz ÷ 12 = 1MHz → 定时器每1μs计数一次。 - 定时1μs只需初值:`1`(溢出前计数1次)。 --- ### **4. 如何选择?** - **选1T模式**:需要高精度计时、高频信号生成(如PWM控制电机)。 - **选12T模式**:普通延时、低功耗需求(如电池供电设备)。 --- ### **5. 配置注意事项** 1. **查阅手册**:确认单片机是否支持1T模式(传统8051仅支持12T)。 2. **寄存器设置**:通过控制寄存器(如`AUXR`)切换模式。 3. **初值计算**:根据公式调整定时器重载值(注意分频系数)。 如有具体型号(如STC89C52或STC12C5A60S2),可进一步分析配置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