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条件替换的Web服务对话适配
1. 适配器自动生成算法
适配器自动生成过程中,对于每个创建的方法,借助操作映射矩阵(Θ)获取实现该方法的操作序列。然后,通过调用 ConverterGenerator
函数(如算法1所示)并传入适当参数来创建概念转换器。最后,如果生成过程中没有出错,将生成的转换器代码添加到适配器中。
若算法返回错误,则意味着无法进行对话适配,这些服务无法实时交互,需要手动创建适配器以实现对话。
2. 实验验证
2.1 签名适配实验
为验证基于条件本体映射的签名适配方法,采用模拟方法将其与仅采用Is-a关系匹配签名概念(输入和输出概念)的通用映射方法进行比较,使用F-measure指标作为准确性的衡量标准。F-measure的计算公式为:(2 * 精度 * 召回率) / (召回率 + 精度)。
实验步骤如下:
1. 生成两个随机的独立概念集,分别作为原始数据集和查询集。
2. 为查询集中的每个概念随机生成与原始数据集中对应概念的Is-a关系,并在CSEG中生成相应的替换模式。
- 替换模式的范围等于原始数据集概念。
- 替换条件为大于一个随机生成的整数(如C1 > 10)。
- 转换函数为等式函数(如C1 = C2)。
3. 从生成的概念集中随机选择一组输入概念和一组输出概念,生成随机签名。
4. 为查询集中的每个生成签名生成相应的上下文,上下文包含一个随机生成整数的等式条件(如C1 = 20)。
5. 将查询集提交给两种方法,在原始数据集中查找匹配项,并根据检索到的概念计算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