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使用词根词缀法来解释、记忆单词的网站或发帖,但很明显,这些网站和发帖,往往存在大量相互抄袭的现象,这导致了对很多词缀词缀的解释一旦出错或者解释不合理,变会普遍地以讹传讹,或是大量的类似的生搬硬套的现象出现。
比如和表示【站】和【坐】相关的词根和单词,就非常地多,这些词根或单词,通常包含两个字母s-和t-,比如sit,表示坐,stand,则表示站,又比如词根st-、sta-、stat-、sist-等都有表示站的含义,所以,很多相关单词,那些喜欢抄来抄去的网站或帖子,就会纯粹以站来表示,这其实是不太合理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reside,它表示“居住于”的意思:
- reside vi.居住于;定居于
它的词根是sid-,表示“坐”;但是,如果我们如果纯粹使用【坐】来标注和解释reside这个单词的含义,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下面这种结构分析的方式:
- reside = re再,又,反复 + sid-坐 + e尾素 = 再坐之地 = 居住于
虽然,从本质上讲,使用【坐】来标注reside中的词根sid-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中西方古代最初的时候,都是没有凳子的,人们就席地而坐,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定居,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反复屈身落坐地屋内或室内的地上或席上,所以,将reside解释为【再坐之地】然后引申为【居住于】其实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这需要进行相对详细的解说,人们的会意才会更加通畅,否则会略显别扭。
事实上,如果我们使用词根sid-的基础含义【坐】的引申义【停留;安定】来进行对sid-的标注和reside的会意,会显得更加地合理一些、丝滑一些,譬如:
- reside = re再,又,反复 + sid-坐->停留;安定(下来) + e尾素 = 在一个地方反复停留或安定下来 = 居住于,定居于
- residence n.【1】住所;【2】居住;定居 //= resid(e)定居 + ence名缀,表性质、状态等 = 定居;住所
- resident a.定居的,(在某地)居住的 n.居民;住户
上面,我们举了【坐】有关词根及例词的标注与会意的例子;下面,我们举几个【站】相关词根及例子标注的例子,比如estate这个单词,表示“庄园或成片的私人土地”,通常,其结构分析可能会是这样的:
- estate = e- prefix表示“出” + stat- 站,立 + -e = 庄园,成片私有的土地等
这个结构分析中,对词根stat-的标注,其实认真讲,我们不能说它是错的,这并不没有错,但它使用的是该词根的本义或基础含义,所以解释起来通常会有一些别扭或不通顺的地方,因为土地是不会站、也不会立起来的,那怎么办呢?我们应当使用stat-这个词根的引申义或比喻义,使用它的次生含义来进行解释。
我们来看一下汉字【站】这个字,如果秀才认字认半边的话,我们应当看到其中包含另一个汉字【占】,这个【占】就是占据的、占领的占,这个【占】就是词根stat-的次生含义,比如,我们将上面的例词estate中的词根stat-使用【占】来补充解释或直接解释,就会更加清晰和通顺:
- estate = e-(=ex-)“出”、向外 + stat- 站,立->占,占据 + -e = 指向外扩展或扩张,占据大量土地面积或地理空间 = 庄园,成片私有的土地等
汉字【占】对于汉字【站】来说,既起到了声音标注的作用,又诠释了该字的部分含义,【站】字如果秀才认字认半旁的话,毫无疑问,就是左边结构【立】的意思,但其实右边结构【占】除了表音外,也可表示站定、占据一类的含义,这是立或站的结果或状态,是其内在义涵或对应行为的特征之一。同样,词根stat-表示【站或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estate一词中,显然是【站或立】的实际表示的引申或另一层含义,即【占(表占据)】的含义,所以,我们直接在解析estate一词,将stat-标注为【占或占据】或者标注为【站、立->占、占据】会更加合理,就是这个缘故。
又比如resist,表示“抵抗,抵制,反抗”一类的含义,其中的词根sist-通常也是被解释或标注为【站立】:
- resist = re- 重新 + sist 站立 = 抵抗,抵制,反抗
所出现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标注得更加的完整或进行延伸标注地话,诠释起来,会更加的饱满、合理或多样一些,比如改为:
- resist = rere- 重新,又,再,反复;返,回 + sist 站,站立,站定->占,占据 = 抵抗,抵制,反抗
我们可以将resist理解或想像为一个人被打倒或推倒后重新站立起来,以表示反抗、对抗或抵抗这类的含义;也可以将其理解或想像成人员或部队返回或折返之后,占据一个地方,进行或展开防御或反抗,这样,对于resist这个单词的会意或重构与诠释,就会变得更为鲜活、顺畅和饱满,而不是干瘪、别扭和牵强。
我们来看上面这副图,这是一个设立在中途的简易公交换乘点,即简易公交站,它相对应的单词,就是大家都熟悉不过的 stop,那如果我们不追溯词源或根据历史事实来确定词根含义,我们如何来解释或标注 stop 这个单词的结构、并最终得到【(中途)公交站】这个含义呢,其实,我们可以将它解释成【站】、【坐】、【占】,都是可以的:
- stop = st-【站】、【坐】、【占】 + op = 中途公交站点
第一种解释,你可以理解为,过去设计的站点,非常简陋,大家下了车(可能是马车哦),就站在那里,因为没有座位这样的公共设施,所以st-解释为【站】,所以stop本质上是一个【站点】。
第二种解释,你可以理解为,因为是换乘,过去的站点等一趟车,通常不知道等到鬼时候再能等到,通常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很多换乘的乘客,哪怕stop这个点,根本没有提供座位这样的公共设施,因为等久了/需要等久的缘故,很多人习惯性的,就会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去,坐的人会很多;另外,stop是一个固定的点,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坐落于某处,因此,可以将st-理解为station的词根stat-,解释为【坐】或【坐落】;但也恰恰是现实需求的缘故,现代城市中的stop,通常都会提供一些功能简易的、设计简洁的座位,方便大家临时坐一坐,休息一下。
第三种解释,可以解释为【占】,这个占,就是占据的占,和第二种解释【坐落】含义上是相通的,但也和【设置、设定】的含义相通,你既可以将它理解为是【坐】的引申,也可以理解为是【站】的引申,还可以将它理解为是【设定】(这里的设定具体就是插一个东西在地面上、起某种作用或功能,就是把功能设施设于某处或固定在某处)的引申。
但我们如果仔细分析地话,我们对于stop的解释,可能会做稍加调整,因为stop 这个单词,它更基础的含义、使用更广泛的含义,其实是【停、停止】这个的义项,而且stop中包含了top这样一个单词,所以,我们的结构分析应当是这样的:
- stop = st-停 + top顶
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其实所谓的中途简易公交站,它的主要的公交设施,有两种,都和top有关:
- 一种是遮蔽设施,也就防雨的简易顶棚:是作为临时换乘站点,我(政府或公交机构等)可以不给公众提供坐位之类的设施,但下起雨来,让大家都弄成落汤鸡一样,那实在不大好看,所以,通常stop会有一个遮风挡雨的简易顶棚这样的设施;
- 另一种是,哪怕顶棚和座位都没有,但无论如何会立个竿子,在它的最上边绑上或固定位一块横向的牌子,写上本站的名字,这个写字的横牌或木片之类的东西,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固定于杆或竿子的最高处,另一个是字(站名)会尽量写得大一些,目的是为了醒目和显而易见,这个东西,通常是无论如何是不能省的。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简易挡雨用的顶棚,还是标识或广告用的标识牌(站牌),都和top(顶【头顶或顶部)】)这个概念或单词有关,我们在分析top这个单词的有关文章,已经解释过了,它的主要含义来自于字母p,这个p表示人的头,也就是头或人顶,这个顶其实通项,项是脖子,顶是顶部,是项上之头的意思,我们在其它的文章中,还比较性地解释过,字母b和p,都表示【头】这样的含义,b是头向下,p是头向上,比如:
- top = to-表指向,意为朝、向、往 + p头,人头,头向上 = 顶,顶部,顶端等
- duck = d头,头向下 + u水容器、水 + ck(=通g-)抓取、捕食 = (鸭子喜欢)头向下、扎进水里进行捕食,有拟声成份du-/duck-通汉字【嘎】,嘎嘎叫的意思
另外,s和t两个字母,相结合构成的诸多表示【站】或【坐】的所谓的词根,认真讲,其实是分析的结果,我们将它们直接成看是某种结构,会更具包容性一些;而【站】和【坐】,在本质上讲,是具有相通性的,表示站的比如st-之类的词根,其【站】字面本义,是指从【坐】的状态或姿态下(重新)变成【站】的状态或姿态,也就是指是从坐变成站起来,是从坐的姿势重新伸展身体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似弹簧一样,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老外所谓的【站】和【坐】是什么意思了。
- st- = s坐 + t生长;伸展;延伸;朝、指向 = 从坐姿重新伸展身体、站起来 = 站,立
总之,【站】,可以以秀才认字认半边的方式来理解,就是理解为【立】,是一个站起来、立起来的动作、过程和结果。这就是st-表【站】的本质。
但这样理解,还不够透彻,因为我们还应当看到【站】和【坐】相通,除了【站】的概念原起于【坐】,其实二者,还有另外一些共通点,这里我们再讲两点:
- 【1】【站】和【坐】通【占】,二者都和静止不动、固定、占据等含义相通
- 【2】【站】和【坐】通【停】,二者都和静止不动的含义相通,引申为停止、停在那、停下来、暂停等与停有关的含义
所以,stop一词,无论你将st-解释为【站】,还是解释为【坐】,【站】和【坐】都是相通的,最终它使用的其实主要是其引申义,即【停或停止】
- stop = st-停,停止,临时停下来、停一下 + top顶->顶棚(头顶的简易挡雨遮蔽物);立柱顶牌(标识站名) = 中途临时停车的换乘公共站点(通常有两样简易设施,站牌和顶棚)
这样,stop这个单词,我们就完全解释通顺了,总之,stop中的st-确切地讲,既不是【站】、也不是【坐】的意思,而是【停,停止】的意思,这个义项,本质上在这里是【站】和【坐】的引申义,表示像站或坐一样,静止不动的意思,引申为停、停止,所以又和【站】和【坐】存在内在的关系,而【站】的含义当中,其实也是包含了【坐】的含义的,因为字面义是由【坐】到【站】这样来的。
这个st-表止静止不动或停止的含义,我们还可以在其它地方看得到。
比如形容词有一个比较级-er和最高级-est,其实最高级-est中的st-,就通stop中的st-,意思是停下来的意思。
而-er和-est这两个结构或词缀(后缀或格属形式)中的字母e,含义表示走、行走,向前或延伸等含义,这样的一些含义主要来自于字母e的大写形式E,E,象形,通汉字【出】,是脚趾印的形象,代表脚趾或脚/足这样的基础含义,引申为走、行走、运动、向前、向外、延伸等次生含义。很显然,-er和-est我们直接将e解释为【走】就可以了,-er可以理解为向前走、有进步、进一步、不断向前走、深入,是一个比较级或程度加深的意思,简单理解为:更、进一步、程度更深即可,如果你理解了,记个【更】就可以了,如果你以前没有理解,最好记为【进一步】和走的含义联系起来会更好,而-est,则可以理解为走到头(自然地)停在了终点,或走到最后、走完了也就停了下来,即用行进或征途、征程来打比方,走到站点、停下来了表示行程最远、程度最深、级别最高、到了终点、任务完成、到顶、相比更牛最厉害这样的意思,无论如何,如果你需要简单,就可以将-est用一个【最】字进行概括即可:
- -er(表比较形式中的高最级的固定形式或后缀) = e趾、趾痕->走、行进、通向、伸延 + 大写R头->引领,引领向前/r绳索、河流->伸延、向前、奔流 = 不断向前,不断走 = 比较用法中的比较级:表进一步,简记【更】
- -est(表比较形式中的高最级的固定形式或后缀) = e趾、趾痕->走、行进、通向、伸延 + st(=stop)站、站定->停,停止,停下来 = 比较中的最高级:表【最】
又比如,我们来看一个stand的复合词:
- long-standing a.悠久的;(可)长期存在的;存在已久的
long表示“长,长的”这个应当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在此不多解释。而我们要会意得到上面的含义,由于是复合词,所以stand在其中表示【站】的含义,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将它解释为【站定、一直站着】来进行会意,从而得到【长期存在的或悠久的】这样一类相近的含义,但是,我们还是会发现,这样会意,多少是有些别扭的;所以,我们不防以前面分析或说到的stand相应的词根st-/sta-表【站】的次生含义,比如【占/占据】或【停/停止/静止不动】等义涵来解释或会意,会更加通顺些,比如解释为某件事物【长期占于某处(而没有消失或消亡)】即可得到【长期存在的】含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站】通常用于表达人或有生命的事物或类似事物的一种姿态,但【长期存在的】含义不定是人或有生命的事物,通常是指实在的事物即可,而【占/占据】用于这样的广泛的事物表达期存在或占据着的状态,是很贴适的,【站】却不一定,这样就会让我们的大脑在会意的时候有点转不过弯来,所以会让人觉着别扭和牵强,所以,是使用【本义】还是使用【引申义或次生含义】,是要看情况而定的,我们在基于单词构件、部件或组件(如词根词缀)进行会意或重建其含义的时候,不要只抓住其本义或基本含义不放,而要学会使用其引申的含义、比喻义、次生含义等进行会意,这样有利于我们可以找到更加合理的解释,或更加经典的场景进行对应或诠释,从而在将单词解构之后的重构过程中,变得如丝般顺滑,因为我们有了更大范围、更多样性的应对或解决释义的可能,让我们的大脑足以灵活应对,而不是变成死脑筋。
前面我们讲,s-和t-构成的有关【站】或【坐】的词根,实际在使用时,却是使用的其引申、衍生或次生的譬如【占、占据】和【停、停止】之类的义涵或义项,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正表【站】的使用词根st-本义的单词,那就是rest,这个单词,大家都知道是表示“休息”这样的意思,其结构分析如下:
- rest = re-再,又,重新 + st-站,立 = 再次或重新站起来(然后自由走动) = 引申:休息
我们可以和这样一个经典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学校下课铃响了,学子们纷纷再次从座位上站立起来,他们重新可以自由走动了、放松一下了 = (课间)休息 = 休息
而另一个单词 restaurant ,正包含了 rest 这样一个单词,所以,它也和休息有关:
- restaurant = restaur-(通rest,也通restore)指休息、补充食物或精力 + ant形名缀 = 指可以重新得到休息,补充食物或精力的地方 = 原指供旅客等人群可以小憩的饭店一类的停靠点 = 餐馆,饭店,餐厅
restaurant(饭店)一词,restaur-部分:
- 【1】通rest,表示可以得到休息,rest通stand和站有关
- 【2】通restore,表示得以恢复或补充(食物、水、精力、体力),而restore(恢复)一词,含义主要来自store(存储/士多店),本义主要表达的是【存储】之样的义涵,restaurant中的restaur-这部分结构,是指restaurant所谓的【饭店】,其实是存储或屯积了一些旅客所需的东西,比如粮食、水之来的东西,用以待客,即表达了简单汉字【店】字中所包含的【占】的意思,即所谓存储或屯积这样的行为或整个饭店的店本身,是一个【占】的概念,即restaur-(restore)中的st-的根本含义,依据是【占】的意思,它来自于或共通【站】这样的义涵。
所以,由此,如果你的词根词缀相关的知识学得够扎实的话,通过 restaurant(饭店)这个单词,你至少应当能直接学习到或理解到这样和5个单词:
- restaurant 饭店
- restore 恢复
- store v./n.存储;士多店
- rest 休息
- stand 站
而store这个单词,进一步讲,它的词根是sta-,这既是一个英文词根,也是一个PIE词根,即可记作 PIE *sta-,它的含义表示“站立;(使保持)稳定”,也就是说,这个词根和【稳定】有关,所以我们很容易想到单词stable(马厩):
- stable n.马厩,马房 a.稳定的,稳固的
而stable这个单词所谓的【马厩】或【马房】的含义,其实最初是指一种简单停放马匹的建筑结构,那简单或简易到什么程度呢?其实,通常就是指四根立柱上面外加一个顶棚这样的结构,stable一词所谓的【稳定的】含义,其实就是指这四根立柱或插在地上的四根杆子(木头/木桩),那为什么会和稳定的概念联系起来呢?因为要系马呀,马的力气是很大的,所以而绳子可能系于这四根立柱的任何一根上,它们都得牢靠才行,既它们通常都是四根加固的木桩,由于这四根立柱,是立起来的、插在地上,且是通常是加固、粗壮的、比较牢靠的木头桩子,就像一个人挺立站定一样,所以,是和stand的形象有关的,又表达了稳定的(stable)的含义,但同时,因为是一种构筑物或建筑结构,所以和建立、构建有关,即stable一词,通establish一词,事实上,stable一词根源的法语词原先最前面是有字母e的,既stable和establish一词完全是同源同根词汇:
- establish v.建立(尤指正式关系);设立;确立;创立;使立足;使稳固;查实;获得接受 //= e- 缓音字母 + sta- 站,立 + -bl- + -ish 造成
但我们可以看到,establish 结构分析中的首字母e-修饰声音的字母,所以其含义的本质或内核,仍然来自于sta-部分,即stand的意思,而stand一词本身,和stable和establish、store这些单词,最终都源自于PIE *sta-“to stand, make or be firm.” 这样一个虚构的词根。
讲真,如果我们分析到这里就完了吗?其实没有,我们还可以继续聊一下的。我们可以看到stable这个单词,非常有意思,因为它包含了一个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的单词,那就是table,那stable和table有没有联系呢,可不可以在底层打通呢?个人认为,是可以的。
我们先讲一下我们表示桌子的两个单词:table和desk,这两个都是小学初中这种初级阶段的英语词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学习这两个单词时,老师一般都会对这两种桌子进行辨析,讲解二者的不同,一般来讲,一个通常是带抽屉的,一个是不带抽屉的,这两种桌子,分别对应两种典型的桌子形式,大体是这样的:
- desk n.课桌 //一般带【抽屉】,你可以联想学生要随手放书到抽屉中,所以需要带个抽屉
- table n.餐桌 //一般不带【抽屉】,你可以想像,一般吃完饭,需要讲餐具收拾放到厨柜当中去,所以不用带抽屉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desk这个单词,过去是指一种圆形桌面的桌子,也就是说desk(圆桌)通disc(圆盘、磁盘)、discus(铁饼,用来扔的圆形铁饼)、dish(菜碟,也是圆形的),而table最初则是一种方形的桌子,所以table的另外一个含义【表格】本身的形式,其实也是一个大的方形(矩形)划分成一系列小的方形(矩形),也就是表格的本义是一堆方形或框框,类似桌子table的形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desk和table两个单词,都可以是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的桌子,在这一点上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区别,所以,一般不再对此进行辨析。
当然,我们今天并不是为了学习desk、table这两个单词,并对这两个单词进行辨析。今天我们要讲的,是stable和table二者到底有没有相通之处,个人认为,其实是有的。
那么,这个相通的底层逻辑又在哪里呢,对,在于table这个单词,最初是指方形的桌子,也就是说,它的底下,是有四根柱子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桌脚或桌脚柱。所以呀,你把最初的马厩的结构缩小一下来看,你会马上看到这和table桌子就是一会事呀,哈哈,对不对,从构筑物来说,不从使用功能来说,马厩就是桌子,桌子就是马厩,二者的设计结构,基本完全是一样的,就是四根柱了上面盖了个面儿,对不对,只是过桌子是可以移动的,马厩的柱子是要稳稳地扎进地面的,其实的,确实没两样。讲真,中国明代的八仙桌本质就是四方桌,明代的这种家具非常著名,在古董收藏界是重要的古董或收藏品之一,原因就是明代的八仙桌做工非常考究、非常稳固,做上等的木材完全后、刷上漆之后,非常耐保存,几百年都不坏,所以才有了重要的收藏的价值,而它的特点,和英语中的table这个单词(四四方方)和stable(稳定的),有异艺同工之妙。
难道说到这就说完了吗?也没有,因为如果我只讲这点东西,有的人还会认为我是在胡扯,理由并不充分。所以,我还要讲点别的,给stable和table相通一个更为确切的说法。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stable这个单词,我们说它的词根是st-或sta-,它的结构分析是这样的:
- stable = sta-站,立 + ble
这样分析出来,你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吗?是的,就是说,stable这个单词,我们知道了sta-这个部件是什么意思,但并没有讲ble这是个什么东西,对不对?我们还有一笔糊涂账其实还没有了呢
事实上,如果你认真想想,你应当马上会反应过来,那就是ble这个东西通able这个单词或-ible这个后缀,而这两个东西,都表示“能力”。事实上,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应当知道ble应当就是-ible这个后缀的变身,如果你系统学习或研究过这个后缀,你应当知道,-ible的最后e这个字母,其实是一个尾素,也就是它其实是可以分离或去掉的,所以-ible的真身,其实是-ibl-,而元音字母通常没有意义,所以-ible这个后缀, 我们把e和i都去掉的话,其实就得到了-bl-这么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整个后缀-ible的核心或关键,是其含义的根本来源,事实上,我们可以把-bl-这个东西,看成是一个压缩结构,因为bl是两个辅音字母的合写,可以是可以插入元音字母的,我们可以从-ibility这样的复合后缀看到这一点,比如,表示“责任或义务”的单词,responsibility,就包含了这样一个后缀:
- responsibility n.责任;负责;职责;义务;任务;事故责任 //= respons(e) 回答;答复 + -ibility 具备…性质
认真讲,-ibility,是一个复合后缀,因为其中的-ity是一个经典的表性质或状态一类含义的抽象名词后缀,所以 -ibility 标注的【具备…性质】的含义,就来自于-ity这个抽象名词后缀,因为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复合后缀的含义和性质主要由最后一个后缀决定,但进一步讲,我们应当知道,在学习-ible这样的后缀时, 我们通常是和-ibility这个复合后缀一起学习的,即-ible和-ibility的意思基本上是相通的,至少在含义这个层面上讲,是相通的,都表示【能】、【能力】、【能够】或【能…样】、【具能…功能、作用或性质】这样一类含义。
但这并不是最根本的,根本的是,如果你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话,会知道-ible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一个后缀,因为它有一个尾素e,但-ibl-或-bl-这样的结构,却应当称之为词根,因为它有确切的含义,它也并不是一定要放在单词的最后一部分,那么-ibl-、-bl-或-ibil-这样的结构或词根,为什么会表示【能/能力/能够】这样的含义呢?通常,最后我们会发现,它的核心主要来源于字母b,而大写的B,来源于菲尼基文字,最初是指菲尼基人的房子,这菲尼基人的房子的形象就是B的样子,是两间房子并排建在一起的,是排屋结构样式,当然,今天我们主要不是为了讲菲尼基人的房子,我们只需要了解一点,那就是stable这个单词的-ble或-able部分,本质上含义或底层逻辑,是表示建筑物或房屋就好,进一步讲,我们可以将其中的-bl-部分进行如下的分析:
- 结构或词根-bl- = b(=B) 房子 + l柱子、顶梁柱 = 只能遮风挡雨、能存储容纳的建筑物或结构,能支撑人在其中居住或生活的构筑物或建筑 = 建筑、房子(综合功能强大);引申:居住;容纳,存储,保持;能,能够 = 能
换句说话,从底层逻辑上讲,stable中的-ble这部分结构,不过是在告诉我们,stable是一种构筑物,是一种建筑,或者是一种类似房子一样的东西,因为它有四根柱子,b告诉我们它是建筑或构筑物,l告诉我们它是有柱子的,而sta-告诉我们【站】或【站立】,不过是在说这四柱子,是立起来的,是坚挺的、是稳固的,而过去stable的前面是有e的,你更是一看就能到通是通establish这个单词的,establish所谓的【建立】,其实是就是字面就是在表达建筑房子或马厩这样的结构设施或构筑物的建立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把柱子立起来,有要四根坚挺的、稳定的、牢固的柱子或顶梁柱而已,因为这是整个构筑物或建筑的关键性部件,而table的本质,也是如此,如果你理解也-bl-的本质,你也就理解了table这个单词的本质,不过就是指最初的table是一种有四根柱子(桌脚)顶起或支撑起来的一种非常稳定牢靠的桌子。
所以,虽然stable(马厩)和table(桌子)两个单词虽然表达的单词好像八竿子打不着一竿子,但认真讲起来,那是八竿子那是能打着七竿子的,是联系非常紧密的。
- stable n.马厩 a.稳定的 //= sta-( = st-站 + a力量) 有力地站;站,站定,稳定 + -bl能;构筑、构筑物 + e
- table n.桌子;表格 //将table就象成中国明制知名的八仙桌,再来理解ta + bl + e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stable和table似乎都表达了和【稳定(stable)】这样的含义有密切的关联,而这个稳定从何而来? 同样,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它和四根柱子有关,而另外一个方面,则和-bl-这个东西有关,它表示【能、能力】的含义,而它的底层逻辑或本质,其实是在表达【构筑物或建筑物】这样的含义,也就是说,stable和table和【稳定】这个内涵的联系,来自于现实的需要,是由现实的需求驱动的,是由人们生活中对stable和table这两种构筑物或工具的实用功能或需求决定的,既人们在使用它们时,需要它们是十分稳定或牢靠的,想像一样,一户人们的饭桌table是不稳定、不牢靠的,八个人围一桌在吃饭,结果桌子崩塌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那仅仅会是十分好笑吗?有悲剧也吧。其实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知道,这种【稳定性】还和stable和table中的字母a相关,这个a在这里,通过深入的分析之后,它的含义我们似乎能呼之欲出,也就是表达【力量或有力】这样的内涵或含义,正是因为stable和table的内在是站得住脚的,是富有力量的,所以它们才是稳定的,对不对?那为什么字母a,会具有力量的含义呢?因为a这个字母,最初来自于牛头一类的形象,牛是力量的象征,也是牲力的最主要代表,当然stable中的也就是马厩中的马,其实也是非常有力量的,但主要的,单词就字母a来说,这表达力量这样的含义,其实是其字面义或象形义意,即牛头、牛的含义的引申,事实上,西方人基本是没有扁担这样的东西的,因为中国人的扁担的本质,其实是人力,而不是畜力,而字母a在表达力量时的本质,其实是畜力,这也正是西方没有扁担的直接原因,也就是他们过去(古代过来)是很好地发挥了畜力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