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性变换到相似矩阵的本质探讨

众所周知,矩阵即线性变换。但我一直有个疑点,就是对于一个线性变换作用的向量来说,线性变换究竟改变了它的什么?是名字,还是形状?

换言之,在线性变换的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来唯一标识这个向量?是名字还是形状?

形状不同,就是不同的向量吗?名字相同,就不可能画出多个都叫这个名字的向量吗?

而也只有理清了这一点,才能进而去理解更复杂的相似矩阵。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从向量→基底→线性变换→矩阵→相似矩阵的顺序,由浅至深地理解。

 

向量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个概念:向量的“名”和“形”并不唯一对应。

也就是说,如果给你一个向量(1,2),让你画出它的形状,你是画不出来的!同理,如果在纸上给出一个箭头线段,问它代表的向量,你同样应该回答不知道。

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去问秦始皇,因为他统一了度量衡(划掉)。

其实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基底。

 

基底

向量形状,向量名字,基底,这三者是一个知二求一的大三角关系。

而对一个向量而言,同一个名字+不同基底会得到不同形状;同一个形状+不同基底会得到不同名字;固定同一个基底,形状和名字一一对应。

而很多人(包括我)会默认同基底的,会觉得不同形状的向量肯定名字不一样啊,一旦这么想就会很难理解相似矩阵了。

所以,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很难说到底是什么唯一标识一个向量。或者说,只有先手动确定这三个中的其中一个,以它为标识,我们才能去谈剩下两个的线性变换。

7880efa4eafc4ce68ec27b6e9fb8cbd5.jpeg

 

线性变换

首先,我们给出线性变换的(唯一)公式形式:

Ax1=x2

其中,x1、x2分别为两个拥有不同名字的向量,A为矩阵(线性变换)。

而由前文的大三角可知,由于有三个影响要素,所以我们可以指定任意一个为不变量,用剩下两个要素的变化关系来定义线性变换,也就是能产生三个定义:

①指定同基底

矩阵A(线性变换):在同一个基底下,把一个向量变成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向量,即使向量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

01f5882c8e534d4593c69a02f8675238.jpeg

②指定同名字

矩阵A(线性变换):描述在另一组基底下的同名向量,在本基底下的名字。

5a88803de6a54fb0856222b45f0a2b1e.jpeg

也可以理解成情况①赋予意义之后的版本,但是在变换后的x2不再是一个陌生向量了,而是在某个基底下与x1同名的向量。

不过这个定义有点过于弯弯绕绕,且和①重复,所以一般很少用到。

③指定同形状

个人认为最好的一种理解方式。

矩阵A(线性变换):描述在不同基底下,同一个向量形状的不同名字。

为什么这个定义最容易理解呢,因为公式的特性是不体现形状,只体现名字。

所以比如说第②种解释就有一种绕来绕去的美感——你说这两个向量同名不同形,可公式只体现名字,总不能填两个一样的名字前等后等吧?所以到头来还得转换到同一个基底让两个名字不等,才能形成公式——毕竟公式之所以叫公式就是等号两边要连接不同的变量。

而③就简单很多,因为本身两个向量名字就不一样,只不过画在纸上是同一个形状。(并且,用形状来唯一标识向量本身也更容易接受,人们天然会觉得形状不同就是不同的向量)

54831dd40aa14bb9a9d7fdf03a9417fc.jpeg

 那么这里的A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与基底相关的矩阵。更特殊一点的情况下,如果基底之一是标准坐标系,那么:

A=[v1 v2],v1,v2为基底。

ac490c1f45ec472496263828a7bc804c.jpeg

普通情况下:

a5da6e241fb34488953410708beb04bf.jpeg

这个推导过程有三个作用:

①对于一个向量(形状)而言,它的名字和基底是配套出现的,没有基底就没有名字!

②引出求逆矩阵这个知识点。

③回答了一开始的问题: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唯一标识向量的要素,选形状是最好理解的。

在上述线性变换的定义中,我们需要着重记忆的是①和③,它们是理解相似矩阵的基石,共同构成了相似矩阵的定义。

 

矩阵

由上文可知,矩阵的本质就是线性变换,是一个向量通往另一个向量的桥梁。而关于它自身的性质就有很多很多了,这放到另一个线性代数总结的帖子里讲。

 

相似矩阵

终于,到了最初的疑点——相似矩阵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用线性变换来解释,那就是——①③结合的船新版本。

事实上,如果把①③的示意图拼在一起,就是相似矩阵的示意图:

54022f39e4a6415db37ca7595a40a572.jpeg

简而言之,相似矩阵也是矩阵,矩阵的本质是什么?两个向量的线性变换;那么相似矩阵的本质就是:两个矩阵的线性变换,或者说是线性变换的线性变换。

(1)线性变换(T0版本)

        1.公式:Ax1=x2       

        2.理解:两个向量进行线性变换③

        3.含义:相同的向量(形状)在不同基底下,有不同的向量名

 

(2)相似矩阵(T1版本)

        1.公式:A(Px1)=Px2=P(Bx1

        2.两个矩阵进行线性变换③,而矩阵为:两个向量进行线性变换①

        3.含义:相同的线性变换①在不同基底下,有不同的矩阵表示

ps. 相同的线性变换①指两个变化前的向量形状相同,变化后的向量形状同样相同。

 

所以相似矩阵其实可以理解为一款复合线性变换,或者线性变换²。

 

总结

所以再回头看,我们可以将这些概念简要概括为:

向量:名字、形状、基底三要素,知二求一

线性变换:固定向量三要素之一,剩下两要素随机组合(1个公式,3个定义)

矩阵:向量→向量的线性变换

相似矩阵:矩阵→矩阵的线性变换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