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编码器性能比较时需要考虑以下指标
1、 视频质量-码率 二者要结合起来考虑,可以称之为quality-size比。
视频质量无疑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标,视频质量的比较可以采用主观评价方法,也可以采用客观评价方法。
2、 编码器的性能特征
例如编解码(压缩\解压缩)速度、支持的型(profile)、支持的选项、支持的分辨率、支持的码率控制策略等等。
3、 通用的软件特性
例如制造商、支持的操作系统、系统版本号、发布时间、商业or免费or开源、支持的框架(DirectShow等等)、价格等等。
下面一条一条详细说明:
如何进行视频质量的比较?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
1、 编码器所能实现的视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使用的压缩格式(标准),例如MPEG-1编码器所能达到的quality-size比很难跟采用了H.264标准的编码器相比,而不同的编码器也可能使用了同样的压缩格式(标准),但对同一规范的不同实现也可能导致最后quality-size比有很大不同。
2、 同一编码器在同一视频序列的不同段落(帧)之间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质量差别。首先,这要归因于编码器的码率控制策略。码率控制策略分为可变比特率(VBR)和恒定比特率(CBR)两种,前者可以为所有帧提供近乎恒定的质量,后者可以提供近乎恒定的码率,而需要注意的是,两种策略都是以单帧为作用对象的。此外,这还要归因于有些编码器会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帧(例如关键帧和非关键帧),它们会考虑这些帧对总体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可以被压缩的程度。第三点,现今的编码器都有预处理功能,这也会影响质量。
如前所述,视频质量的比较可以采用主观评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