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童鞋聊天,聊到温室效应,他竟然跟我说这是伪命题,好吧,看来有必要跟那些认为这是伪命题的人科普解释一下了。
众所周知,地球的光能都来自太阳,能量的表现形式就是以热能体现,大气吸收一部分,一部分反射回宇宙。吸收热量过多就会使地球的环境就会变得和金星一样,炙热无比,更别提生命的诞生与演化了。但为什么只比我们离太阳近30%的金星会比地球温度高很多呢,这就要从金星的早期说起。早期地球和金星的差距应该不大,基本构成元素都差不多,但唯独一样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地球不一样最终造成了不同的演化结果,地球演化成了生命的乐园,而金星则是永恒炼狱和死寂(对人类而言)。
让他们变得如此不同的元素就是碳元素的存在形式,并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结果。早期(这个早期不包含它们形成的初期)金星表面也存在海洋,和地球差不多,但因为它离太阳更近,吸收到的能量也更多,导致金星大气中的碳元素含量不断增加,而没有机会被海洋吸收,形成一些碳元素的固体,而大气中的碳元素会吸收太阳能,使得吸收的越多,大气温度越高,碳元素更难被海洋吸收,最后与地球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大气中碳元素的最主要存在形式就是二氧化碳了,虽然它在整个大气占比很低,大约1万个大气分子中只有3个二氧化碳,但是这对于地球也是极其重要的,少了,吸热不足,温度过低,多了就是温室效应,而自工业革命以后,大气环境中的碳含量在呈迅猛上升的趋势。最初听到温室效应时,大概就是念初中的时候吧,小时候因为家中藏书比较丰富,当然最感兴趣与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些未解之谜,宇宙的开端,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所以一度比较沉迷于天体物理学,所以曾经励志称为一名研究型人员,甚至高中不备考把霍金的相关书籍都研究了一番,还写了一篇自己的空想。大三准备考研一开始励志方向就是某大的天体物理,哈哈,可惜家人并不支持,所以中途改考。结果可想而知,大学没考好,考研没考上,所以我应该是一个比较能给自己找事的人,扯远了。回到话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呈线性相关的,这点已毋庸置疑,至于到底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比改变了多少我不太清楚,毕竟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能听到的的数据就是人类现在每年要向大气中排放万吨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增加,必然导致从太阳吸收了更多的热量而无法反射回太空,从气候的角度看就是加热了地球的大气,也导致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海水的温度也在收到间接的影响,据说,海水的平均温度已上升了0.3度,这个0.3度也许对人类体感环境没有多大影响,但这对很多的海洋生物而言可是毁灭性的改变。首先,海水温度上升,那表示海水中氧气含量下降,海洋中的动物呼吸也是和人类一样是需要氧气的,另一方面,温度会影响某些生物的繁殖周期或繁殖能力。比如水母,温度在限定范围内升高它的繁殖周期是大大延长的,所以海洋中水母的数量应该已经翻了几番吧,记得12年去青岛旅游,时不时就会有水母被冲上沙滩,下水随手一抹就有一只水母在边上。那一次切实让我认识到,温室效应绝不是危言耸听。由于海水中的氧含量下降,大型的海洋生物就需要更加频繁的浮到海面呼吸,也加大了它们被渔人捕获的几率,降低了它们的整体数量,当然除了对水母是有益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海洋生物。我不能主观判断这就是不好的。但是地球大气的温度确确实实是在上升,也许你觉得冬天还是很冷,但不知道有没有觉得夏天却越来越热,当然一天到晚吹着空调的人可能没啥感受吧。大气温度上升也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感受最深的估计就是北极熊吧。由于温室效应,它们能觅食的领地越来越小,冬天结束后,冰被融化,它们最佳觅食的时期从而也被大大缩短。这对它们的整个物种来说应该是毁灭性的改变吧。所以很担心再过十几二十年它们就会从地球的舞台上退出吧。虽然有些人说这与温室效应无关,与人类无关,这是地球演化的一部分,但我想人类到底在地球这个大舞台上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最终又会走向什么样的境地,所以珍惜我们的地球,珍惜每一天,谁又会确保未来的那个智慧体拿着人类的化石对人类的是非指指点点呢,毕竟我们连100年后的世界都无法确保,更别说人类永生了。唯独能做的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自我,过完有意义的一生,那就无憾在这个宇宙的时间线上刻下自己的印记。
贴一下关于地球出现细胞生命后的时间线
6.3亿年前 开始出现多细胞生物
5.42亿年前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4.883亿年前 (奥陶纪)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
4.437亿年前 (志留纪)陆生的裸蕨类植物出现
4.16亿年前 (泥盆纪)鱼类繁荣,两栖动物出现,昆虫出现,种子植物出现
3.592亿年 (石炭纪)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煤炭森林,裸子植物出现
2.99亿年前 (中生代,二叠纪)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生物灭绝;盘古大陆形成2.51亿年前 (三叠纪)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
1.996亿年前 (侏罗纪)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
0.996亿年 (白垩纪)恐龙的繁荣和灭绝 白垩纪第三次灭绝事件,地球上45%生物被毁灭,但是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
0.655亿年前到现在 新生代
从猿类开始进化到现在,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相比较曾经统治地球近一亿年的恐龙,人类理应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但我不知道现在还能走多远,我希望生命之花能一直在地球上开着,至少在太阳耗光它自己的燃料以前。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希望每个人的存在都能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