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newbie_Blogger
杂七杂八——想学啥就学啥。。。
展开
-
随笔——人工智能(二)
背景今天看了场电影《失控玩家》又给了我一些灵感,这些灵感在我洗脸的时候在我的脑海里翻滚涌动,我赶紧想了两个问题,好洗完了收拾完之后发散的思考一下。是下面的两个问题:人的思维分为几层,几部分?几个部分之间的松耦合能否实现普遍意义上的智能我带着这两个问题出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从思维的生成开始,(一念升、一念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包括在睡觉的时候)。2. 然后在睡觉的时候,记忆会被整理,从暂存区被转移到永久存储区(属于记忆/经验的整理、更新)3. 然后是从思绪转化为行动,也有负责这部分工作的(判原创 2021-09-04 00:47:57 · 197 阅读 · 0 评论 -
读《文化苦旅》寺庙——有感
在余老师的书里,寺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在这一章节里,也有一些文章构成的讲究,但今天我不想讲这些。今天,我想记录一下我自己对寺庙、对佛的感受。去年,我在成都出差的时候,有幸在周末的时候去过一间寺庙。具体的名字我给搞忘记了,但是我记得里面的游客不多,大夏天的也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里面有一些介绍佛教的壁画。上面写到,佛教其实不是一个宗教,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佛教并没有真正的神明,佛陀也只是一个先觉者,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自己的“佛”。佛教讲究“觉”,也就是自我的醒觉。当你遵照一定的方原创 2021-04-30 00:22:34 · 1475 阅读 · 1 评论 -
读《文化苦旅》牌坊——有感
感觉这一章写的没有前面的序写的好,太长了????《牌坊》,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有一种感觉,这是一篇和女性有关的文章。作者由牌坊引入它的锻造者——石匠,然后透过石匠的视角,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了中国近现代乡村女性逐渐解放,进而解放了整个乡村封建思想的历程。其中作者本身也是这段历史的受益者。整篇文章被作者分为了七个章节,具体内容我就不在此赘述了。作者的文笔还是一如既往的流畅,通篇读完感觉不到一处艰涩。作者善用短句独立成段,作为一个段文字的起始或转折。如开篇的第一句话:“童年的时候,家乡还有很多牌坊。原创 2021-04-27 22:42:16 · 1074 阅读 · 0 评论 -
读《文化苦旅》原版初序——有感
读《文化苦旅》原版初序——有感 我越来越不想写文章了,这是内心的另一个年龄在发出庄严的抗议。 余老师的文笔很好,读起来很舒服,像一弯清水,潺潺的流淌在我的心底。老师在这篇序里写了很多的感悟,历史、人文、旅途、风景还有人生。老师说人是复杂的,“每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人也是矛盾的,因为这些不同的年龄经常会在心头打架。 随着对文学的研究越深入,对文化历史的了解越透彻,人往往也会变得深沉。因为,历史会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开阔来...原创 2021-04-23 23:47:47 · 484 阅读 · 1 评论 -
随笔——人工智能
随笔想学习人工智能,了解人脑的思维方式。想要实现一个人工智能的模型,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模型和人脑的思维模型一样吗?人脑的思维模型就是最好的吗?人脑识别事物,分析运算是怎么实现的呢,有没有参考的价值?想法 --> 思路 --> 抽象化、逻辑化(必须的吗)–> 逻辑 --> 模型 --> 实现。人的大脑思考会分神,是什么原因,从其他方面旁敲侧击,分析人类思考...原创 2019-06-03 21:11:03 · 5303 阅读 · 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