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能否用一行代码替换这两行代码“traindata = data; traindata(triali,:) = [];”?应通过从数据中提取N - 1个试验数据,而非从traindata中删除一个试验数据的方式来实现。确保代码适用于任何试验,而不只是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试验。
可以使用以下一行代码替换:
traindata = data([1:triali-1 triali+1:size(data,1)],:);
这行代码通过索引提取除指定试验外的所有试验数据。
134、支持向量机(SVM)的一个有趣应用是用一个时间点的数据训练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其他时间点的数据。这可以通过完整的逐时矩阵来完成,但会很耗时。这里,使用400到550毫秒的平均数据训练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其他每个时间点的数据。绘制结果并与同时点训练进行比较。也尝试使用不同的时间窗口。
按照要求,先计算400到550毫秒的平均数据,用其训练SVM模型。接着用训练好的模型预测其他每个时间点的数据,将预测结果绘制出来。
再进行同时点训练(即使用每个时间点的数据分别训练和预测),将结果也绘制出来,与之前的结果进行比较。
此外,还可以尝试不同的时间窗口(如300 - 450毫秒、450 - 600毫秒等)重复上述操作。
135、在反向传播模型中,你会发现每次迭代都生成绘图非常耗时。一种解决方案是每5步或10步绘制一次图。你如何实现这一点?
可以在循环中添加条件判断语句。例如,若要每5步绘制一次图,可在循环里添加类似 if mod(iteration, 5) == 0 的条件,当满足该条件时执行绘图代码;若要每10步绘制一次图,则将条件改为 if mod(iteration, 10) == 0 。这里的 iteration 代表当前的迭代步数。
136、当异或(XOR)用0和1表示时,仅用一行代码就能解决。已知有输入数据的前两列,如何通过这两列数据得出正确的异或输出结果?
可以使用逻辑异或运算来解决。在MATLAB中,一行代码可以是
output_new = xor(inputs(:,1), inputs(:,2))
这里 inputs(:,1) 和 inputs(:,2) 分别表示输入的第一列和第二列, xor 函数用于执行逻辑异或运算,得出的结果就是对应的正确输出。
137、在反向传播模型中,将模型封装成一个函数,该函数以学习率作为输入,函数内部判断模型是成功学习还是因超过最大迭代次数限制而停止,并输出相应结果(需关闭绘图功能)。然后在 0 到 1 之间选取 30 个不同的学习率参数,对每个学习率参数运行模型 50 次(即进行 1500 次模拟)。最后绘制平均成功次数与学习率的函数关系图。
首先将反向传播模型封装成一个函数,该函数接收学习率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