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概述
在分子生物学与蛋白工程研究中,原核表达系统(尤其是E.Coli表达系统)以其高效、经济、操作简便的优势,成为最常用的蛋白表达平台之一。
原核表达蛋白服务,即从基因合成、载体构建、表达优化、蛋白纯化、质量检测到功能验证的完整流程。
- 原核表达系统开发与载体构建
在蛋白原核表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是成功的关键。首先需要针对目标蛋白进行密码子优化,提高其在大肠杆菌等宿主中的翻译效率。常见的原核表达载体(如pET、pGEX、pBAD等)可搭配不同的融合标签(如His、FLAG、HA、Strep、CBP、GST、MBP、SUMO等),并且可以整合多种酶切位点,便于后续纯化和功能研究。
不同的宿主菌株(如BL21(DE3)、Rosetta、Origami、C41等)中,大肠杆菌蛋白表达效率有明显不同。例如,BL21(DE3)适用于可溶性蛋白的高效表达,而C41/C43菌株更适合膜蛋白或易形成表达蛋白包涵体的蛋白。因此,需分析蛋白特性(如分子量、疏水性、毒性等)制定高效原核表达的技术方案。
- 蛋白表达条件优化及放大
对于原核表达蛋白,通过优化诱导条件(如IPTG浓度、温度、时间),可提高蛋白的可溶性和活性。对于易形成包涵体的蛋白,可以采用表达蛋白包涵体处理策略,如梯度复性、分子伴侣辅助折叠等,用于恢复其天然构象和活性。
在放大生产时,从摇瓶培养(1-5L)逐步放大至发酵罐(20L-2,000L),优化溶解氧、pH值及补料方案,确保重组蛋白表达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蛋白纯化与质量分析
原核表达纯化流程通常采用多步层析策略,例如亲和层析(如Ni-NTA纯化His标签蛋白),分子筛层析(SEC)去除聚集体和离子交换层析(IEX)提高纯度等。
质量控制方面,主要有:SDS-PAGE/Western blot 检测纯度和特异性;质谱分析验证序列正确性;生物活性检测功能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缓冲液优化、蛋白冻干等下游处理,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常见问题(FAQ)
Q1:原核表达系统有什么特点?
A:原核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是常用的重组蛋白生产平台,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易操作等优势,但存在缺乏翻译后修饰、易形成包涵体等局限性,适合表达结构简单的蛋白。
Q2:His标签蛋白表达如何优化?纯化时要注意什么?
A:优化包括密码子优化、诱导条件(温度/IPTG浓度)调整;纯化时需注意咪唑浓度梯度洗脱、避免金属离子污染,必要时结合分子筛层析提高纯度。
Q3:如何解决原核表达中包涵体问题?
A:可通过低温诱导(16-25℃)、融合可溶性标签(如MBP、SUMO)、共表达分子伴侣提高可溶性;若仍形成包涵体,需采用变性-复性策略恢复蛋白活性。
Q4:原核表达载体如何选择?(如pET、pGEX等)
A:根据需求选择:
pET系列:强T7启动子,适合高表达
pGEX系列:带GST标签,利于可溶性表达
pBAD系列:阿拉伯糖诱导,精细调控表达水平
Q5:原核表达的蛋白活性如何检测?
A:需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验证表达,SEC检测均一性,并采用功能实验(如酶活、结合实验)确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