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概述
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表达作为重组蛋白生产的关键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复杂翻译后修饰,生产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治疗性蛋白。HEK293蛋白表达系统和CHO细胞表达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两大平台,分别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生产需求。
1. 载体构建
常用的哺乳表达载体包含CMV或EF-1α等强启动子,能有效驱动蛋白表达。为方便后续的纯化操作,通常会再添加6xHis、FLAG等亲和标签。如果需要分泌表达,还要加入合适的信号肽序列,如Igκ轻链信号肽就是常用的选择。
2. 细胞培养
HEK293和CHO细胞是最常用的宿主细胞,培养时可采用含血清培养基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方式主要有贴壁培养和悬浮培养两种,其中悬浮培养更适用于工业放大生产。
3. 细胞转染
细胞转染即将构建好的载体导入细胞。常用的转染方法有:①脂质体转染操作简便,适合小规模实验;②PEI转染性价比高,适合中等规模;③电转染适合难转染的细胞。
4. 蛋白表达
一般情况下,细胞转染后48-72小时即可收获蛋白。对于难表达的蛋白,可以尝试低温培养,例如30-33℃。
5. 蛋白收获
分泌表达的蛋白可直接收集培养上清,通过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即可。如果是胞内表达的蛋白,则需要裂解细胞释放目的蛋白,必要时可借助超声破碎。
6. 蛋白纯化
纯化方法可根据前期设计的标签进行选择,His标签蛋白常用镍柱亲和纯化,抗体则多用Protein A/G纯化。为进一步提高纯度,可增加离子交换层析或分子筛层析等步骤。
7. 质量检测
表达成功的蛋白,通过SDS-PAGE检测纯度和分子量,Western blot验证特异性。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糖基化分析和生物活性检测等更严格的质控。
常见问题(FAQ)
Q1:哺乳动物表达系统最适合表达哪些类型的蛋白?
A:哺乳动物表达系统特别适合需要复杂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如糖基化蛋白、分泌型蛋白和跨膜蛋白等。这类系统能够提供最接近天然的人类蛋白质修饰模式。
Q2:HEK293和CHO细胞系应该如何选择?
A:选择主要取决于实验目的。HEK293细胞转染效率高,适合快速小规模表达;CHO细胞则更适合需要长期稳定表达和大规模生产。
Q3:影响哺乳动物蛋白表达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A: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载体启动子强度、基因序列优化程度、转染效率、细胞培养条件和诱导表达参数等。需要系统优化各个环节才能获得理想表达量。
Q4: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各有什么优缺点?
A:瞬时表达周期短(1-2周),适合快速获取蛋白质;稳定表达需要较长时间建立(4-8周),但表达更稳定持久。
Q5:如何提高表达蛋白的可溶性和生物活性?
A:可尝试优化表达温度(如30-33℃)、添加分子伴侣、调整培养时间等。对于特别难表达的蛋白,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表达系统和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