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覆盖林业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 森林转变的生态影响与评估
森林转变在景观尺度上进行时,早期阶段对生态的影响通常较小,但一些敏感物种会出现数量下降的情况。若要更好地理解森林转变的生态影响,需要进行长达数十年的监测,这一监测时长可能与常规森林轮伐期相当。对以常规林业(RF)或连续覆盖林业(CCF)为主导的较大型森林景观进行评估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了解物种在不同林业处理方式下的森林景观中的生存能力。
2. 连续覆盖林业受益物种分析
2.1 需要遮荫、树木空间连续性及地下生物群的物种
与当前以皆伐为主的林业实践相比,有几类物种能从连续覆盖林业中受益:
- 需要树冠覆盖和遮荫的物种 :例如越橘,它是北方针叶林草本层食草动物最重要的植物物种。皆伐会使越橘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受阳光直射的越橘嫩枝叶片含水量降低、酚类物质含量增加,营养价值降低。皆伐林分中的蛾和叶蜂幼虫数量比原始林分低约五倍,而择伐后这些幼虫的数量几乎保持不变。由于食草昆虫幼虫是多种食虫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越橘数量的变化可能间接影响森林鸟类的繁殖成功率。此外,越橘灌丛还为松鸡等森林鸟类的幼雏提供了庇护所。
- 需要森林林分或单株树木连续性(根系、树干和树冠)的物种 :附生在树枝和树干上的地衣是这类物种的典型代表。大树上丰富的地衣能支撑多样化且数量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区系,这些无脊椎动物是许多鸟类(如褐头山雀、凤头山雀、普通鳾和西伯利亚松鸦)的重要食物来源,尤其是在冬季。
- 需要较少干扰土壤的物种 :连续覆盖林业有助于促进更丰富多样的菌根群落形成,相比皆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