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割方法:扩散向量场与自组织振荡网络
在图像分割领域,有两种颇具特色的方法,分别是基于扩散向量场的灰度图像分割方法,以及通过自组织振荡网络同步实现的图像处理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基于扩散向量场的灰度图像分割
在实际应用中,真实世界的图像相较于测试图像更为复杂,包含更多的对象,且区域间的边界也不如测试图像那样清晰可辨。例如,在对胡椒图像、摄影师图像和房屋图像(尺寸均为 128×128)的实验中,从这些实际图像中提取出了大量的原始区域。胡椒图像有 341 个原始区域,摄影师图像有 305 个,房屋图像有 263 个,这是由于这些图像本身的复杂性所致。
原始区域是图像结构的一种表示。为了实现有意义的图像分割,需要进行区域合并以获得更实用的结果。基于最小灰度差异原则,提出了一种区域合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 计算图像中每个区域的平均灰度。
2. 找出平均灰度差异最小的相邻区域对,并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区域。
3. 如果当前区域数量大于最终期望的区域数量,则返回步骤 1;否则,结束合并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原始区域合并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图像分割,并且可以成功提取图像中的主要对象。
基于扩散向量场的图像分割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获取图像的扩散向量场。
2. 找到扩散中心点。
3. 提取原始区域。
4. 根据最终区域数量的要求合并原始区域。
以下是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graph LR
A[获取图像的扩散向量场] --> B[找到扩散中心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