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山东农业大学。任课教师:张亮。大三下学期必修(网络专业)。大三老学姐提醒大家:这个老师出题很迷,没有往年试卷。你们流传的80+的选择题不考,填空题不细,很迷。我们考的外焦里嫩。
基本原则:他画的重点真的会考,不化的重点也会靠,说了不考的也会考,总之前车之鉴好好看课件,以下提供的资料让大家应对简答题。19年15选择15分15个空15分,40分的简答,30分送分大题。大题能量感知路由课件原题,zrp,告知域半径,找节点,找路径。
啊!我死了。出成绩了。好好准备基本知识点,注意选择题。其余的第二部分的重点整理就够了。要是想保险用第一个。
无线网络技术考点
----------------------------------------------------------------------------------------------------------------------------------------------------------------
(考点较全版)
第一章
三要素
tcpip模型
无线网 个域网
不要广
第二章 重点
传输媒体分类
波长和频率
电磁波的分类
传播方式
无线损伤哪几种
信号编码
各种差别
编码调制编码
信道复用技术
CDMA CDM
扩频 跳频
第三章
无线个域网都有哪几种 特点
蓝牙
传输特性
连网模式
蓝牙规范
iee802.15
UWB
Zigbee优势
第四章
组网条件
网络模式技术模式
三大标准802.11
WiFi
访问控制方式
CSMA/CA
机制
第五章
ad hoc 网络特点
面临的问题
网络体系结构
波动问题如何解决
DSR
如何解决路由风暴
ZRP
mac协议分为哪几类
后面的不考
第六章
无线传感系统包含什么
特性
体系结构
协议栈
mac
路由协议
第一讲 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网络的应用:无线抄表;无线支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Google project tango);移动计算
协议体系:
三要素:语义(协议控制信息的具体含义);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规则); 时序(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收发同步和排序)
划分规则:各层之间逻辑通信,每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以功能为分层基础,相互独立, 功能明确
实体: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服务访问点(SAP):同一主机相邻两层实体交换信息的位置(实际为逻辑接口)
协议数据单元(PDU):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
ISO/OSI模型(上到下):上层协议(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通信子网(网 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TCP/IP模型(上到下):应用层、传输层、网际互联层、网络接口层
无线网络协议层次特点:①协议体系基于分层,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关注的层次不同
②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传输机制和协议设计不同
③需要对传统网络协议进行改进
④应用层协议主要解决连接可靠性,各应用可直接使用无线网
无线网络分类:
无线个域网(WPAN):通过短距无线电连接PC部件
无线局域网(WLAN):
- 固定基站设施:预先建立起来的,且能覆盖一定范围的固定基站
- 无固定基础设施:自组织网络(Ad hoc Network)、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
无线城域网(WMAN):IEEE 802.16为代表,单个基站覆盖几十公里
第二讲 无线传输技术基础
传输媒体:
引导性媒体(线缆媒体):电磁波沿固态媒体传播
非引导性媒体(无线媒体):提供传输信号的手段但不加以引导
波长(λ):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
频率(f):电磁波每秒振动的次数
波长和频率的关系:λf=c(选择)(光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电磁波的分类:(掌握)!!
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1.无线电(选择)
特点:
- 频率10KHz-1GHz,波长几百米至一厘米
- 射频信号能量由天线和收发器决定
- 能穿透墙壁,不受天气干扰,也可到达普通网络线无法到达的地方
- 可全向传播,也可定向传播
类型:
VLF、LF、MF波段沿地面传播
HF、VHF波段被电离层折射回来
应用:电视、移动电话、无线网络和业余无线电,政府使用频率分配制度进行管理
2.微波
特点:
- 频率较高,约2GHz-40GHz
- 微波按直线传播,无法较好的穿透建筑物
- 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线必须精确对准(定向传播)(选择)
分类:
地面系统:利用定向抛物线在较低的GHz内收发信号
卫星微波系统:在定向抛物线和天线之间传输信号
3.红外线
特点:
- 采用红外光波传输信号,使用电磁频谱的THz范围
- 使用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发射信号,光电管接受信号
- 无法穿透墙壁等固体物体且易受强烈光源干扰
分类:
点对点:光束高度集中且朝特定方向发射
广播:将信号扩展至更广的区域并允许数个接收器同时接受
应用及优点:
- 短距离通信(TV、录像机、DVD、音响)
- 不同房间内红外系统互不干扰
- 防窃听性优于无线电系统
传播方式:从天线出发并通过三种路由发射
地面波:沿地球轮廓线且能传播很远,频率达2MHz(AM radio调幅无线电)
天空波(业余无线电、民用波段无线电)
- 从大气电离层反射回地球表面且能在两者之间传播数个来回
- 范围远与地面波
- 反射效果由折射引发
视距传播:传输和接受天线必须在视线内,距离一般为20-50KM
无线传输损伤:
衰退 :信号在传输中将会有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或者被传输介质吸收, 从而造成信号强度不断减弱, 这就是衰损。
- 传输媒体或路径使接收信号的能量发生变化
- 固定环境下大气层的条件变化
- 移动环境下障碍物的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多径传输)
-------)多径传播:从发射机天线发射的信号沿两个或多个路径到达接收机天线的传播现象(填空)
反射:信号遇到表面大于信号波长(地球表面、高大建筑物)的障碍物导致相位漂移
衍射 ①信号遇到大于边长的不可穿透无边缘
②即使没有来自发送器的视线信号(LOS)也可接收到信号
散射:入境信号遇到波长较小的物体(树叶、街牌、灯柱)后发散为数个弱的出境信号
①对于LOS,衍射和散射信号不重要
②对于非LOS,衍射和散射是接收的主要手段
信号编码技术:
信息:数据的内容或解释
数据:携带信息的实体
信号: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模拟信号:时间上连续,包含无穷多个数据值
数字信号:时间上连续,仅包含有限数目的信号值(二值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