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玉案·编
文章平均质量分 69
mindwind-_-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年会,好不好?
上个周末跑去北京参加了次年会,这周末继续成都的年会,所以这次就写写年会吧。开会年会、年会,总得有个会吧,所以开会成了年会的重头戏,这个会就是公司和部门一年下来的总结与来年的战略规划会。今年连续两场年会中开会的环节都是最长的,北京场开了整整一天,成都这场也开了半天。以前曾写过一篇关于程序员和会议的文章《程序员都讨厌开会?》,其中提及关于参会原则:“若没有在会议上发言的潜在可能,就不需要参加。”,但年会原创 2017-01-15 22:28:11 · 1746 阅读 · 0 评论 -
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
去年以来关于人工智能(AI)的讨论非常火热,最近读到一篇这个主题的文章觉得非常不错,翻译过来分享下。这不是一篇烧脑的关于人工智能技术文,而是一篇开阔的思辨性文章。下面是原文:是的,数百万低报酬、低技能的工作岗位将面临风险,但人工智能革命还是会带来很多好处的。1周二,白宫发布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与经济的令人寒心的报告。报告以如下推断开头:“可以预计机器将在越来越多的任务上达到甚至超越人类的表现。”,之后翻译 2017-01-22 00:04:46 · 25365 阅读 · 3 评论 -
技术宅找女朋友的技术分析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读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算是今天这个“特殊”日子的特别篇吧。对于我这种孩子都快打酱油的人来说,只能感概早该读到这样的文章的,当然现在读到也不晚 :)。原文标题本是:To my future girlfriend,是作者写给未来女朋友的一封信,考虑到我的读者多是技术宅、程序员以及零星的产品经理(若还有其他职业身份的,请留言哈),所以稍稍改了下标题。下面是译文:致未来的女友先让我们翻译 2017-02-14 20:55:17 · 12875 阅读 · 18 评论 -
2016 工作、生活与得失
今天,又到了一年的生日,正好生日在每年的十二月中下旬,临近翻过旧年迎来新年。写下一篇文字送给自己,也算作今年的总结吧。职级、晋升与寻路今年初,正好是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再次在公司技术职级这条路上晋级了一小步。这一小步也基本走到了我曾在《程序员的成长阶梯和级别定义》 一文中写过的资深级尽头。再往后如果继续走技术之路,似乎就该走上「专家」之路了,但我没有立刻迈步,而是在此停留思考了一阵。之所以停留,是因为原创 2016-12-19 10:56:41 · 10002 阅读 · 29 评论 -
云时代,程序员将面临的分化
曾经翻译了一篇文章《现在云战争(真的)开始了》 最后埋了个坑,说要写写云时代到来后程序员该何去何从?时间倏一下就过去了两个月,要是再不及时填坑,久了可能就忘了。变迁如果云时代如我们今天所设想的那般,云计算如水电气一般成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无所不在般的到来,那这的确又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时代变迁,而感觉上一次我所经历的技术变迁是从传统的 IT 到互联网。和别的行业不同,成为程序员不仅需要持续保持学习,更重原创 2016-09-17 21:29:49 · 6784 阅读 · 11 评论 -
成长,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李笑来老师的专栏开设有一百天了,在上周日的推送中公开向读者征集一百天来的成长反馈。我刚看完一下涌上了很多经历和想法,本打算赶快写上一篇反馈的,但一周以来一直没能抽出一整块的安静时间来。临到周末,闲了下来,干脆就以此为题,认真写上一篇关于成长的记录与心得吧。时间今年,在「得到」APP 上我一共陆续订阅了好几个专栏。我所订阅的这几个专栏的作者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他们开专栏前,实际我已经读到过他们的文字了原创 2016-10-30 20:32:44 · 2396 阅读 · 3 评论 -
两种增长曲线
本文翻译 Scott H.Young 的博文 Two Types of Growth,读到这篇立刻激发了我的元认知模式,好好回想了一下过往的大部分经历,确实如此。所以翻译过来,分享给大家,看看如今你处于哪种增长类型的哪个阶段?任何你尝试提升的事情都有一个增长曲线。假想下你每天跑步并跟踪完成 5 英里路程的速度。去除噪音数据,经过足够长时间你可能得到如下所示的一张图:这种情况,进步以对数方式增长。随着原创 2016-11-02 21:09:03 · 5742 阅读 · 0 评论 -
花钱的习惯
好多年前,收入都还算拮据的时候,花钱都会比较精打细算的;好多年后,我们收入增长了不少,但在花钱方面的习惯似乎并没有变化。价格花钱时,我们对比例的敏感超过对绝对值的敏感。平时 100 元的东西,促销打折卖 50 就会觉得好便宜;而平时 1000 元的东西减 50,感觉就像没优惠什么。在收入低的时候,我们会对价格非常敏感,而对折扣系数会更敏感。但当收入慢慢提升后,这样的价格敏感其实没什么好处,...原创 2018-12-24 18:27:28 · 577 阅读 · 1 评论 -
2018 形势、影响与心态
今天是 2018 年的最后一天,按惯例写一篇年终总结。回望过往三十年,正好每隔十年逢 8 的年份都不太顺利。今年的一年下来,不管是整个国家的宏观大环境,还是行业和公司的小环境,都给人一种形势急转直下的突兀感。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天依然清冷。形势2018 年初,开年时的感觉还不错,如今看来当时是偏乐观的,踌躇满志,做好了计划,准备启程心向星辰大海。不知从何时开始,也许是中美贸易摩擦那时起,整...原创 2018-12-31 20:26:29 · 1151 阅读 · 0 评论 -
一份软件工程行业生存指南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软件工程行业,偶遇一份国外同学写的行业生存指南,读来感觉颇值得参考,简单翻译过来,分享一下。也许生存指南能更好得让你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并快速获得成长与发展。我遭遇了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的现实:我必须去掌握当时还不知道,但我将会需要的许多技能。回首过往,如果早知道我现在知道的这些事情,肯定要好很多。因此,我写了篇指南,它源自早年我作为专业人士去辅导程序员的经验,以及我本人...翻译 2019-01-06 20:44:53 · 1486 阅读 · 5 评论 -
如何面对失败?
2018 刚过去不久,2018 也经历了一些失败,所以关于失败思考了许久,简单记录一下。其实,失败是和个人具体相关的一种感受,就是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这种没有达到通常意味着离预期还相差很远,而不是说感觉还差一点点,差一点点的感觉,不会让我们感到失败,而只是有一点点遗憾,会被内心解读成离成功差一点。失败,就是个人感受离预期还差很远,甚至是更远了。万维钢曾经在他的专栏中对失败作过一种解读:“失败...原创 2019-01-24 19:37:28 · 648 阅读 · 0 评论 -
面对人生这道程序,该如何编码?
近来,观察到一些针对少儿的编程培训课开始多起来了,看了下这些培训课的宣传手册,原来编程已经逐步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始纳入高考科目了。我最早接触计算机和编程已是在初中之后,正式的学习基本到了大学才开始,经过数年学校学习,再加上工作十余年下来,如果说编程对我有什么影响的话,我感觉编程作为一门技能的影响并不大,更大的影响可能是在思维方式上。程序思维不仅被用于解决程序技术问题,也帮助解决了很多人生上的...原创 2019-02-11 18:14:48 · 522 阅读 · 1 评论 -
你有犯错的权利
引言:读到一篇很有启发的文章,关于做事与犯错的心态,或多或少都曾为此被束缚过,读完有种醍醐般的恍然,简单翻译了一下,分享一下。“你有犯错的权利” 是我高中一位历史老师的常用表达。有些学生讨厌这位老师,因为他们认为他很懒,而且有点爱虐人。他从来不讲课,而且似乎也没有备课。他总是坐在椅子上,有时还会把脚放在桌上,然后他会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并会侮辱那些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人(通常因为他们缺乏自己的...翻译 2019-02-27 20:38:25 · 356 阅读 · 0 评论 -
处理一份内心煎熬的工作有两种方法——只有一种是正确的
你知道他们说什么。假如你有个工作,意味着你只是破产了。你在用时间换钱,你在为别人工作。你读过的博客告诉你要辞职,创业才是未来的潮流。社会把工作变成了敌人。我们抱怨我们的工作,指责我们的工作是问题所在,并且迫切希望摆脱工作,以减轻我们的焦虑。我有个消息给你,你的工作不是问题…你才是。1 你对工作的态度是一种选择我需要跑鞋,所以我去了商场,走进一家鞋店。我希望有一位店员会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但...翻译 2019-04-07 20:29:17 · 3507 阅读 · 7 评论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酋长岩”?
这个月,看了一部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关于攀岩的纪录电影《徒手攀岩(Free Solo)》。我从来没攀过岩,也不爱好这项运动,但看过电影后依然会被其震撼、感染,以至于接下来连续看了好几部关于攀岩的纪录电影。不管你攀不攀岩,电影中表达的精神就像一根导火索,都可能会引燃你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1电影中的攀岩主角叫 Alex,他热爱攀岩。纪录片主要就是记录他在没有绳索、安全带及其它防护设备的情况下...原创 2019-04-21 19:56:25 · 1309 阅读 · 0 评论 -
收到一个神盾局的offer,怎么样?
漫威十一年系列总结性的电影《复联4》正在热映,而衍生出的一部和漫威宇宙关联的美剧《神盾局特工》,今年我也在陆陆续续地看。一开始预期的是一部特工加一些科幻或魔幻元素的剧集,就图看得爽快,但实际制作水平和电影还是差距很大,一度差点弃剧。但慢慢看下来,吸引我的元素反而是另外一些东西,感觉更像一部职场剧。这个职场就是——神盾局(S.H.I.E.L.D=Strategic Homeland Interv...原创 2019-05-13 21:22:18 · 804 阅读 · 0 评论 -
互联网金融涌动下的冲动与借债
这是投资未来,还是在透支未来?关于借钱,最近,听说了身边年轻弟弟们的一些故事。过去几年,金融科技确实发达了,借钱变得太容易,导致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容易冲动消费,过度借钱,最后欠下了十数万高利率负债,不免感概。为什么年轻时不要轻易借钱?年轻时,都缺钱,容易冲动借贷,但大多数时候,冲动的决策回头来看都很愚蠢,而且有可能带来自己独自背负不了的负担。为什么这些弟弟们都在这两年陷入了利滚利负债...原创 2018-12-16 17:11:38 · 525 阅读 · 0 评论 -
工程事故与现实世界(续)
接上一篇《工程事故与现实世界》,继续分享一些现实中的工程事故,以及其中带来的启示。关键报警1979 年 3 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泄漏,20 英里范围内的居民全部撤离,从此以后美国放弃了核电站建设。事故发生时,反应堆容器发生压力积聚,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应对方案是打开一个安全阀门,降低压力到安全水平。这个安全阀门的设计是通过加电压到电磁制动器上使其打开,打开后会有一个监控指示...原创 2018-12-09 20:11:14 · 479 阅读 · 0 评论 -
工程事故与现实世界
每年的双十一都是电商行业程序员们的一次大考。今年的双十一刚刚过去不久,在双十一之前的那一周,我几乎每天都会想一个问题:如果系统会发生故障,那么可能会在哪里?双十一前一个月,是为数不多能暂缓业务需求,集中进行系统检修的机会,在这期间会发现之前积累下来的各类隐患和小缺陷,并进行集中修复,然后上线压测。虽然这已经是我经历的第八次双十一,各类备战准备流程已经轻车熟路,一套架势打下来,基本也算相对比较全...原创 2018-12-05 22:53:31 · 1126 阅读 · 1 评论 -
分享式商业模型
好久没翻译了,又读到一篇很有启发意义的文章。看标题像是一个讲商业模式的枯燥文章,其实没那么严肃,只是分享点故事:)。关于商业,我感觉自己几乎一无所知。因为,我曾经唯一做过的生意是一种「合作/分享」式商业模型。它的模式如下:第一步:你有一些人们想要的东西。 它可能是你自己拥有的,也可能是一些你知道如何制作的东西,或者是你能接触到的有价值的资源、空间或人。第二步:找到一种方法,把它分享给任何需要的人。翻译 2017-12-10 21:07:37 · 691 阅读 · 0 评论 -
2017:驻足、回首与跨越
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一年就又要过去了。而今年也是我的本命年,民间传统的说法叫 “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意喻不太顺的意思,容易磕绊着。今年确实磕绊了一下,做了人生第一次全麻手术,但其他方面看来也还算顺利,不管怎样磕磕绊绊这一年終就要过去了。去年底,生日那天,开了个头,写了一篇 《2016: 工作、生活与得失》 作为年终总结,今年的生日期间都太忙,没来得及写。但奔忙了一年,年底了原创 2018-01-01 09:27:52 · 965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加入付费社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加入过付费社群,事实上两年前我就尝试开始加入一些付费社群。原因是感觉成长碰到了瓶颈,想看看别人走过的路,但现实是身边能接触的人有限,所以就尝试加入一些付费社群,做为一种成长路径的探索。两年过去了,关于这个探索也有了一些想法和感受,就先从我自己的探索写起吧。案例先说两个案例。攻城狮早在 2015 年底,第一次加的付费社群是池建强组织的「攻城狮之路」,年...原创 2018-03-09 18:12:54 · 3937 阅读 · 1 评论 -
这些年来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
这些年,就是从我毕业(2006)以后…聊投资,不免说股市;股市平时没什么人谈,一般暴涨暴跌时大家的谈兴就起来了。而最近这一周,全球股市都开启了暴跌模式,让投资者亏损惨重,不免感概投资之路太不容易。我毕业于 2006 年,也是在那一年接触股市的,因为那是一场大牛市的起点,同时我也正好在做银行和证券业务的系统,算是站在了当年股市的风口浪尖。每天看着大量的资金不断从银行涌入券商账户,然后股市不断上...原创 2018-10-14 17:46:50 · 2224 阅读 · 0 评论 -
人生的意义
最近在 YouTube 看了个演讲分享,关于人生的意义,深有感触,所以简单翻译并分享记录在这里。让我们一劳永逸地找出生命的意义,在20分钟之内,好吗?LIFE IS______你觉得这个空格里该是什么词?人生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吗?让我们先来看看哲学家和聪明人说过的一些不同选择。LIFE IS TIME(人生是时间)有人说生命就是时间,生活就是时间,人生的定义是你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时间...翻译 2018-10-31 20:30:06 · 968 阅读 · 1 评论 -
有一种冲动:世界那么大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类似这样的冲动,谁没有过呢?1在我职业生涯中的前三次离职,不能说都是这样的冲动引发的,但肯定其中有它的因素。前三次离职,都不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工作诱惑,而是裸辞,每次裸辞中间都产生了一次职业生涯的短暂停顿。在这样的停顿间隙中,虽然没能环游世界,但也确实换了不少地方到处看看,但最后的结果却发现,这并没有解决引发这种冲动的焦虑。到处看完了,最后又回到了原点。之后,又找...原创 2018-11-25 19:55:32 · 5269 阅读 · 16 评论 -
直觉与概率
有些时候,在生活中我们会面临一些选择,在做出决策时通常因为信息不足,我们只能靠蒙,也就是靠直觉。你有多相信自己的直觉?或者说什么时候该相信直觉?三门问题谈及直觉,不得不说一个著名的故事 —— 三门问题。“三门问题” 的描述如下: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游戏节目,你被要求在三扇门中选择一扇:其中一扇后面有一辆车;其余两扇后面则是山羊。你选择了一道门,假设是 1 号门,然后知道门后面有什么的主持人...原创 2018-12-02 19:33:02 · 685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大会值得参加吗?
我记得上次参加技术大会已经是三年前了,现在各类技术大会似乎比以前多了不少,参加这类大会的价值有多大呢?我想先从我自己以前参会的一些经历来说说。第一次第一次的参会经历是在北京参加 Velocity 的一个性能与运维技术大会。那是 2011 年的时候,我刚从传统的 IT 业进入互联网行业,正处在一个转换过渡期,对自身技术和职业发展都充满了迷茫。那时正好在北京总部出差,正好这期间就开了这个会,正好我们所在原创 2016-08-07 20:22:09 · 2134 阅读 · 2 评论 -
程序员的视角:java GC
GC(Garbage Collection 垃圾回收)的概念随着 java 的流行而被人们所熟知。 实际 GC 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 LISP 语言,是一种自动的内存管理机制。 GC 要解决的问题有 3 个:1. 回收什么?(what)2. 何时回收?(when)3. 如何回收?(how)回收什么?清理的是垃圾,回收的是内存空间。既然 GC 是 java 的自动原创 2014-02-25 09:11:47 · 3026 阅读 · 2 评论 -
又是一年校招
离开校园的时候的一场选择与被选择原创 2014-11-01 17:18:24 · 5298 阅读 · 1 评论 -
程序员的双十一
又到双十一了,这已经是我到京东后第五个双十一了,如今双十一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全民的购物狂欢节。2011 年,是我在京东经历的第一个双十一。那时京东刚刚拓展了图书品类,就搞了一个三小时内下单图书满两百减一百的活动。也正是这个活动刺激了广大爱学习、爱读书的同学疯狂下单,最后订单系统瘫痪了。正是这次瘫痪引发了后面老刘插刀请技术部负责人喝茶的轶事。那时作为一名正在快速成长的程序员,我自然也买了很多书原创 2015-11-11 03:33:54 · 5385 阅读 · 7 评论 -
为什么我编程的速度越来越慢了
前阵子,同事发现一个我年初写的一个 lib 中有一个 bug,并向我报告了错误现象。 然后我就去修复这个 bug,最后只修改了一行代码便解决了,解决完 bug 发现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好吧,一上午只修复了一个 bug,而且只改了一行代码,到底发生了什么,时间都去哪里了?回顾下整个过程,由于这个 lib 开发于半年前当我再回去定位 bug 时花了一点时间来回忆整个 lib 的代码结构设计。 然后找原创 2015-07-03 13:41:21 · 4997 阅读 · 2 评论 -
自驾五千公里后
最近一次自驾游,但不是游记原创 2015-08-18 18:16:23 · 1875 阅读 · 1 评论 -
程序的感觉
早在读中学的时候,每周语文老师都要求写一篇周记,主要是以议论文为主。那时我最讨厌写的正是议论文,我总是违背老师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体裁来完成作业,比如科幻小说、唐诗、宋词、现代诗、散文等。但写的最多的还是散文,可能跟我的思维习惯有关,比较发散和跳跃。散文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讲究的是“形散而神聚”,要写好散文还是很难的。十多年后我没有成为同学毕业留言中预言的作家,反而成了一名原创 2012-02-11 12:02:53 · 2156 阅读 · 0 评论 -
真正的程序员在乎哪些事儿?
在我工作过的第二家公司,我大概在进公司一年后,发现一不小心就成了项目组元老了。元老没别的好处,只有更多的活,更多的加班。项目组人员来来去去,虽然规模扩大了不少,但大多都成了生面孔。国内IT公司程序员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流动率,我是这么看的能够流动的程序员至少还是有点能力的,而不能流动的程序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算不上真正的程序员了。我就在想,程序员为什么那么爱流动原创 2011-09-22 22:57:17 · 2685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的时间片段
工作几年后,发现作为程序员每天能够持续专注高效写程序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个小时。 持续高密度的脑力活动会让人身心疲惫,而在疲惫状态下继续写代码只会生产质量更差的程序,增加产生bug的机会,而有些bug又会在未来浪费你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但可叹的是有时原创 2011-10-20 11:37:27 · 2212 阅读 · 0 评论 -
招聘那点事儿
最近开始接触一些程序员的招聘工作,于是开始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并给出聘用或不聘用的意见。一个通常招聘流程如下:筛选简历从一堆简历中筛选候选人,通常马马虎虎的简历(有明显的错误)背后可能隐藏着马马虎虎的工作习惯,若没有更多的选择理由可能就会被直接舍弃了。从简历中寻找有选择理由的事情。例如,业内知名公司的工作经历,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那么有像ACM / ICPC的原创 2011-08-24 00:15:30 · 3422 阅读 · 1 评论 -
校园招聘随想
经历了一天的校园招聘面试,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有些疲倦,也有很多感触!去面试前一直在想,对于应届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才好?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对于我来说,算是下一代程序员了吧。我只想知道如何从他们中挑选出真正的有才华,有目标、有坚持的程序员?面试了一天下来,我发现有的同学抱着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来应聘程序员的职位,仅仅是因为他的专业中有那么一两门课程跟C原创 2011-09-18 21:37:06 · 2739 阅读 · 5 评论 -
程序员一族
我们属于程序员一族。程序员一族喜欢写代码更喜欢乱扔代码大部分的程序员在他们心中将自己看成是建筑师(事实上软件中的设计模式正式来源于建筑学)。他们到达一个地方时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地基碾平而在上面搭建某种东西。为什么程序员总是对丢弃旧代码而从头开始的做法乐此不疲?程序员说代码一团糟,像一盘意大利面条。首先,代码可能存在架构设计问题,代码设计要素没有得到正确的分解。原创 2011-08-27 14:12:33 · 2016 阅读 · 1 评论 -
重构的迷思
写下一行代码的时候,就知道总有一天它会被重构掉,也许是你自己也许是别人。围场打猎古时候的每到春天或秋天,皇帝就要进行一次春狩或秋狩活动,该活动就在皇家的围场中进行。重构就像一次狩猎活动,程序员总会定期的去做,在代码腐烂之前。但别忘了,重构之前先选定你的围场,划定你的边界,系统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完全的重构几乎不可能了,划定围场是该活动成功的前提。一切进入围场的代码就是猎原创 2012-11-27 20:44:13 · 2949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的业余项目
程序员的业余项目,我们也叫它 side project。 前几天,100offer 发起了一场活动叫 ,他们是这么说的: 世界在被代码改变着,而我们在创造着代码。 仅仅是因为好玩,他开发了一款操作系统,连想都没想过,这会让自己有一天成为开源世界的领袖级人物。 只是想创造一个很酷的东西,所以他动手,坚持,因而有了让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免费地获取人类所有知识的百科全书。原创 2015-09-23 18:42:29 · 612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