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经济形势不太好,环境所限“开源”起来就比较困难,只好“节流”。所以开始对生活中的消费子系统进行了一番审视,看看能否优化重构一番。
再结合近期读到的几篇万维钢关于“生活黑客”的文章,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一个概念——精要生活,颇有一番恍然的感悟。
精要生活
“生活黑客”引申自黑客,而黑客的概念来自程序世界,它凝聚着一种核心的行动理念——破解与优化。而生活会被黑客看作一个系统,而系统就总是能够被重新拆解并优化的。
精要主义的精要在于,你不应该接受生活的默认方式,你应该按照自己的设计去生活。精要主义代表更主动、更刻意、更有纪律、更系统化的生活方式。
—— 万维钢《生活黑客:精要主义之精要》
按如上的表述,我理解的精要生活是一种经过主动设计的,更体现系统特性的生活方式。精要生活主义本是从极简主义发展而来,但对物质的追求不再刻意,不追求多,也不追求极少(简);对美好的物质有追求,却又不为外物所控,对物质的追求恰到好处:增之则太多(冗余),减之则不够(不便)。
所以,精要生活并不极简,更不简陋,它不断再用更好的物质替代旧有的东西,因此还有点轻奢,却不浪费。用程序员的行话来表述:资源不断迭代变得更好,而且资源利用率也不断提升。
重构消费
就在这样的精要生活理念指导下,开始了一次生活消费系统的重构。
什么时候我开始感觉到需要重构的?就在一年多以前,对房子做了一次重大升级,换了一个更大一些,更新一些的房子。刚搬进来时还感觉空间蛮大,四壁空空,一年多以后,发现空间越来越不够用了。
太多太多已经好久没用的东西,慢慢堆积,开始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冗余的东西越来越多,扔掉感觉是一种浪费,但留下何尝不是一种浪费。我承认物质的冗余是有必要的,任何系统都需要有一定的冗余度来保卫自己,但保持多少的冗余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