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N个数,表示f(1),f(2),f(3).........f(n);
现在要求你找到合法的两个映射h(x),g(x)。
使得①h(g(x))=f(x)&&②g(h(x))=x;
思路:
1、我们不难分析出来,根据h(g(x))=f(x)这个条件,我们能够很容易想到h(x)=f(x);也不难想到,对于重复的f(x),我们只要有一个h(x)对应就可以了.那么此时我们可以判断出来,对应m的大小,就是f(x)中元素种类的个数。
2、那么是不是m一定是这样呢?显然如果只为了满足第①个条件,这样就够了,但是对于第二个条件我们要对其进行满足是不是可以适当的增加m的大小来改变结果呢?
我们不妨在纸上模拟第二个样例增加一个元素的可能结果:
4
2 2 2 4
发现结果很容易确定:
2
1 1 1 2
2 4
此时增加出来的结果中,f(4)=4,因为是第二种出现的元素,那么设定g(x)=2,那么恰好能够使得h(2)=4.这是一种可行解。
接下来不妨在纸上模拟下一种情况:
4
2 2 2 3
我们能否通过增加m的大小来使得结果可行呢?枚举大量的方案之后,发现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时候不难总结出来结论。对于m的大小来讲,其实就是原序列中元素种类的个数。
3、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unique原序列.对于h(x),就是f(x)的unique的结果.再暴力O(m)根据h(x)来得到g(x),最终判断一下这种方案是否能够满足第②个约数条件即可,如果满足,那么此时的序列就是结果,否则就是无解.
Ac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map>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100060];
int anspre[100060];
int ans[100060];
int main()
{
int n;
while(~scanf("%d",&n))
{
int cont=1;
map<int ,int >s;
for(int i=0;i<n;i++)
{
scanf("%d",&a[i]);
if(s[a[i]]==0)
{
s[a[i]]=cont;
ans[cont-1]=a[i];
cont++;
}
else continue;
}
int flag=0;
for(int i=0;i<n;i++)anspre[i]=s[a[i]];
for(int i=0;i<cont-1;i++)
{
if(anspre[ans[i]-1]==i+1)continue;
else flag=1;
}
if(flag==1)
{
printf("-1\n");
continue;
}
printf("%d\n",cont-1);
for(int i=0;i<n;i++)
{
printf("%d ",anspre[i]);
}
printf("\n");
for(int i=0;i<cont-1;i++)
{
printf("%d ",ans[i]);
}
printf("\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