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
mejy
去做不平凡的事
展开
-
分析文章备忘
<br />《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 市场信息的解读》最后申银万国对中青旅的分析非常有借鉴意义原创 2010-11-04 23:21:00 · 513 阅读 · 0 评论 -
哈哈,这张图不错
原创 2008-09-21 21:36:00 · 574 阅读 · 0 评论 -
唐骏:荣耀归功于盛大
转贴转载 2008-09-17 13:39:00 · 1127 阅读 · 0 评论 -
冯 雷斯托夫原则
这里有一个小测验能够迅速检验这个原则。下面是几个国家和城市的名单。请一一记录下你刚一看到这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名字时,你的脑子里首先闪现出来的建筑图像。 你可选择的建筑显然有数百万个。然而,冯·雷斯托夫原则预言,100个人当中就会有99个人给出同样的答案 下面是国家、城市名称:1.埃及;2.印度;3.法国巴黎;4.意大利罗马;5.希腊雅典;6.英国伦敦;7.原创 2008-07-03 13:11:00 · 1019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在3个月内拥有3年的工作经验 【zt】
如何在3个月内拥有3年的工作经验 很多职场新人都谈到了工作经验的问题,似乎招聘公司不给你机会,你就没办法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其实并不一定。 很多资料在网上都是可以找到的,只是看你具备不具备足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而这个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过程,也能极大的提升你的职业能力。 我一直有个感觉,在“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其实在真正的职业工作中,大多数的工作都是模仿重转载 2008-07-03 11:11:00 · 621 阅读 · 0 评论 -
“汇乐缘”:甜蜜的阴谋?【zt】
编者按 一个异军突起的本土企业,一家积淀深厚的跨国公司,一场突如其来的商业并购。促使汇源和可口可乐牵手的真正力量是什么,文化差异造成的成长天花板,公司战略的进退选择,还是资本的背后斡旋?什么能阻碍这场并购的最终成行,民意、国情,还是根本就无法阻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交易的幕后,期待您的判断,您的声音。朱新礼与汇源:一个家族企业的自我救赎●本报记者 张翼李俊辉转载 2008-09-10 13:39:00 · 6541 阅读 · 0 评论 -
汇源
不就是一个merger嘛,居然弄得这么费费洋洋。搞得像刘翔退赛、XX逛窑子一样轰动。国人总爱把我们的事业搞得很崇高。也难怪老外很多企业在中国水土不服。zzz商业说白了就是赚钱,只要不伤天害理,合法挣钱,管他用什么手段呢,企业卖了也是挣钱,卖产品也是挣钱。至于老百姓的钱到谁的腰包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说白了差不多。再说人家汇源的壳在国外。朴素的民族感情在商业面前作用个人认为是有限的。如果金山卖了,人家原创 2008-09-08 09:05:00 · 1337 阅读 · 0 评论 -
揭秘北京奥运会上的中国保镖[转贴]
揭秘北京奥运会上的中国保镖 北京奥运会也是全球顶级保镖的大聚会。中标奥运会上最大一单安保合同的是国内民营安保企业中城卫,它参与负责NBC 在北京的6000名工作人员和GE 邀请的500 位VIP 嘉宾的安全。中城卫总裁肖芃告诉记者:“为了保证6000名美国人不出任何闪失,我们给每一个来中国的NBC 工作人员都发放一本安全手册,并告知一个热线电话。电话是24小原创 2008-08-30 23:37:00 · 1045 阅读 · 1 评论 -
“大家”
今天看电视,正好看到林毅夫赴世界银行赴任的情景。北大副校长XXX,在发言时提到,林毅夫能将不同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理想的人集合在一起,......我突然想到2个字:大家!也可以说大家风范。我们普通人经常陷入一个看问题的死角,只看到问题的一面但是忽略了问题的其他方面。而大家往往能超脱问题的表面,将问题看透。有时候你想好了问题下一步怎么办,但是“大家”已经想到下面三步了,当你走出第一步的时候,你的第三原创 2008-06-10 00:00:00 · 533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道德困境
什么是道德困境?从前有两条铁道,一条是正常使用的,另一条则是废弃的.在废弃的铁道上,有一个孩子在玩耍;而在正常的铁道上,有一群孩子在玩耍--但这是不对的,车站的工作人员反复告诫过他们不要在这条铁道上玩,但他们不听.这时,一辆飞驰的火车开过来,眼看撞人惨剧就要发生--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搬动道岔,将火车引入废弃的铁路.不搬道岔,一群孩子将丧失生命,虽然他们犯了错误,但罪不致死;搬动道岔,那么原创 2008-10-20 16:37:00 · 6608 阅读 · 0 评论 -
“欧派”
欧派--有家有爱有欧派今天看CCTV3的一个节目,让我对这个最近比较流行的广告产生了兴趣,找了下相关资料,一个不错的案例。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欧派,从94年第一单生意到如今成为中国名牌,可以说是又是一个成功企业的典范,至少目前看是这样。1、一个非常前卫的创意。 94年,那时候改革开放也就几年的时间,我很佩服欧派创始人的眼光,那时候房子、家居等等概念可以说在中国还没有兴起,他可以将国外的理念引进中原创 2008-11-16 21:50:00 · 847 阅读 · 0 评论 -
理解新系统绝对需要绝对高的智商
诞生一个新的产品需要多久? 从哪开始呢?写个blog真难。要和谐 今天说要做个新的东东,头门商量一阵了,今天说开始做了。下午开会说了说基本结构和功能,然后就开始分任务了,可怜的我啊,可能是智商太低,半天没琢磨出个道道,这是个怎么样的系统?核心的业务流程如何跑呢?可能头们已经研究了好久比较清楚,但是我们今天上午才接触到这个系统,下午就开始几乎要code了,应该是我休息了一个月没写代码原创 2009-02-10 17:31:00 · 490 阅读 · 0 评论 -
随笔摘录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对技术过于情有独钟,市场永远是正确的。企业收购的目标也是市场上的客户需要所决定的,有时候太过精尖的技术不一定收到市场的欢迎。原创 2009-06-08 21:41:00 · 501 阅读 · 0 评论 -
解放了--MBA备考感悟系列之一
一次的解放,意味着进入新的历程......不过结果出来之前,我很嗨,因为后面的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了。如果结果出来之后,失败了,我想我也能坦然接受,因为我付出了,我也收获了很多~在接下来不用考虑结果的日子里,我决定尽情的享受生活。将近一年的备考历程,有很多艰苦......,以前晚上我可以拿起球杆,泡在球厅,尽情享受烟熏火燎,以前周末也可以泡在球厅,半年多了,几乎没怎么摸球杆,其实我还挺佩服原创 2009-03-23 10:35:00 · 903 阅读 · 0 评论 -
蛙
周末和准备复试的同学一起,模拟面试,聊天。发现自己真是成了井底之蛙了。发现自己的思想有多么的狭隘,能力的蜕化,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吃饭的时候发现井底之蛙可以有2个意思。小学作文时,我们的重点关注在蛙身上,而忽略了井。恩,在井里,再强的蛙也只能看到井那片大的天空,不是嘛?去历练,去经历,才会有更广阔的天空哦原创 2009-03-16 12:13:00 · 496 阅读 · 0 评论 -
公司台球比赛结束
大比分我们以44:14赢了 北京分公司的。 详细过程,不报道了,写在内网论坛了。不幸我抽到了fuzheng ,北分一号打手。第一局一上来,有点紧张,心里没放开。输了。第二局开始终于慢慢找回状态和信心,调整好心态,逆转了比赛。赞一下。一直参加比赛时,信心上不来,手感上不来,今天也算战胜自己了,不错不错。原创 2009-03-04 23:35:00 · 580 阅读 · 0 评论 -
随笔记录
小胜 靠 产品中胜 靠 营销大胜 靠 战略决胜 靠 文化原创 2009-03-03 23:47:00 · 371 阅读 · 0 评论 -
4年中我的思考总结--企业中常见的管理细节问题
为了保密,不适宜过深。主题也改为国内公司存在的问题。这里不谈战略,不谈风险管理等大话题。只说小问题:1、私下多次和旁边的人说过,中层领导能力的缺乏与魄力的不足。有人终于在公司会上说了这个问题。也算我没有胡说。为什么说中层领导的能力不足呢?首先,推动流程太拖拉,有反对意见的人总能把事情拖下去;其次,流程太死板,除了zg,几乎没人敢逆规则行事;再次,很多人满足于现状,而不求剧烈变化。还有暂时不原创 2009-03-03 23:01:00 · 639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团队
......原创 2009-02-15 21:23:00 · 470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去读MBA:八位高材生讲述MBA经历
为什么去读MBA:八位高材生讲述MBA经历 【加入收藏】【推荐给好友】【打印预览】【发表评论】来源:新浪教育 发布时间:2009-1-8 浏览次数:1242很多人在工作几年之后开始选择去读MBA,有的人也开始彷徨是否应该去读,要是说为了多学一些东西又何必非得选择MBA呢?还有别的也可以选择,研究生或者是以后读博士,国内也有MBA,为什么很多人都选择了去国外读呢,到底MBA对人生路上转载 2009-02-10 22:47:00 · 914 阅读 · 0 评论 -
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
转贴,管理学文章,题目起的不好 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次成功的秘决。比尔盖次说: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 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有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 成功的人很多,但在我生活中我不认识,也没有办法去为他工作,而让成功的人为我工作,在现阶段,我更没有这个实力。 只有合作,是我最喜欢和最欣赏的。我也力图借助一个宽松的环境和积极的团队,与更多的人公平转载 2008-08-28 12:15:00 · 482 阅读 · 0 评论 -
北京市社会保险及实发工资计算
北京市社会保险及实发工资计算 <!--google_ad_client = "pub-5581899088984191";google_ad_width = 336;google_ad_height = 280;google_ad_format =原创 2008-03-28 11:32:00 · 4067 阅读 · 0 评论 -
你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
今天在看IT经理杂志时,看到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1.管理者是执行者,领导者是改革者。2.管理者人云亦云,领导者独树一格。3.管理者守成,领导者开创。4.管理者关注系统和结构,领导者关注群众。5.管理者靠控制,领导者唤起信任。6.管理者视野狭窄,领导者视野宽广。7.管理者问怎么做和何时做,领导者问是什么和为什么。8.管理者眼光总是在眼前,领导者的眼光在远方。9.管理者模仿,领导者创造。10.管理者接翻译 2008-03-06 01:25:00 · 807 阅读 · 0 评论 -
一种软件开发的方法【原创】
早上突然想到一种开发方式,其实去年IPD培训时,倡导的也是这种思想。继续前面的约束理论,假设测试是一个约束,那么我们能做的较好的方式就是将各项工作并行起来。也就是说在测试的同时进行新功能的开发,测试人员则测试旧的功能,此时当就功能的第一轮测试完成时,即可提交新功能进行测试,同时开发人员进入旧功能的bug修改阶段。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开始进行新需求的整理和分析,不断引入新的开发任务,当然先还是要定原创 2008-03-01 15:56:00 · 613 阅读 · 0 评论 -
读书笔记 之 软件生产中的约束理论 [原创]
读书笔记 之 软件生产中的约束理论 写在前面:个人觉得作为一个项目经理 或者说 开发经理,其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二者相应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胜任。很多企业经常提拔在企业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技术能力强的人来担当这样的角色。个人认为老员工的确更加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技术能力也相应比较突出,经验也更加丰富,但是我觉得这个经验和管理是不同的,更多的是其架构能力,遇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一个人长期关原创 2008-02-29 20:46:00 · 869 阅读 · 0 评论 -
用“看板图”实现敏捷项目的可视化[转载]
用“看板图”实现敏捷项目的可视化 作者 Kenji Hiranabe译者 郭晓刚 发布于 2007年9月13日 下午1时30分 社区Agile主题协作,敏捷技术,团队协作在 敏捷项目里,挂在墙上的“人人可见的大图表”是一种普遍的实践,它被用来共享项目的状态并将之可视化。精益系统里也有这样的设施。“看板”在日语里的大意 是“卡片”或者“标志”的意思。在精转载 2008-02-28 10:12:00 · 1133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你明白了吗的回答?
最近在看一些管理书籍,今天开公司例会,坐在下面脑子里,浮现出一个情景:经常见到公司旁边的的饭店经理经常上班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其中经常听到:“大家明白吗?”这时通常大家会回答明白了,如果员工回答的不够大声,经理通常会说“我没听见”。这时员工通常会在大声重复一遍“明白了”。我们在军训的时候也会听到这种“明白了”的说法。还有我们通常在向别人交流意见或者布置任务时,会问对方“你明白了吗?”大部原创 2007-11-06 16:11:00 · 859 阅读 · 0 评论 -
VOA听写感想
从今天开始学英语了。这不是第一次下决心了,这次的决心一定要记下来,起因很简单:人生还有几十年,不学英语怎么行。!先试试这个方法:慢速 VOA 已经听写1个半月了。常速 VOA 听写两周。这段时间来,感到收获颇多。在新年之前为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做个小小的总结。看到小组里很多人似乎都有这样的困惑。开始听的时候,觉得慢速很容易。但是真正开始听写。变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人的心理似乎会有这样的一种错觉,转载 2007-09-14 12:00:00 · 1281 阅读 · 0 评论 -
世界五百强面试题目[zt]
改天我也来回答一下,呵呵。先贴这里世界五百强面试题目问题1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取得成就? 问题2你最大的长处和弱点分别是什么?这些长处和弱点对你在企业的业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问题3是否有教授或者咨询师曾经让你处于尴尬境地,还让你感到不自信?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回应的? 问题4你是否曾经得到过低于自己预期的成绩?如果得到过,你是怎样处理这件事情转载 2007-09-14 13:05:00 · 679 阅读 · 0 评论 -
小团队的开发心得
今天例会提了个建议:就是将单个小模块分配到每个人,当然不是像涉及的面比较宽的那种功能或者涉及到系统架构的东西,其实我提这样的想法是有原因的。但是老大们反对这么做。我的理由很简单:1、可能对于大的公司或者一个比较成熟的项目这么做是不合适,但是对于小的团队或者是处在十分尴尬位置的项目来说,我觉得是可行的。2、影响开发进度或者失败的原因通常可以总结为:(1)需求变更,(2)计划不具体管理较混乱,(3)开原创 2008-01-21 14:11:00 · 836 阅读 · 0 评论 -
客户需求从何而来?如何应对?
引:其实卖产品就是为了和客户获得双赢,客户得到他所要的,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不论如何如果两者划不到等号,肯定是失败的。经常听到各种抱怨,客户又有一个新的需求了,哎呀,客户说的那个功能我们没有,咋办?等等类似的理论。首先这种需求来源的时间 主要有2个(地球人都知道)1、售前 2、实施完毕客户真正开始使用了 你的产品了。下面分开说说:1、售前。在现在各种产品玲琅满目的情况下,无论什么东西都有人去做,要原创 2008-04-16 12:06:00 · 1084 阅读 · 0 评论 -
家乐福 危机如何应对?中国零售业的机遇?
大家都知道由于某些原因,最近在国内抵制家乐福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至于其背景网上有很多已经分析了。我就不说了。如果我是家乐福的CEO,高管,如何应对这场危机?从危机的开始以来,我听到比较多的应该是家乐福的降价策略了。 降价策略个人认为其不是一个最好的策略,原因是首先在经济上家乐福自身的收益会锐减,当然这对于没人去买东西来说可能损失的money是差不多的。毕竟偌大的企业如果一天或者几天不生产,原创 2008-04-20 23:22:00 · 1121 阅读 · 0 评论 -
5月关注图书
CEO那本有多人推荐,应该不错。电子版。。。。呼唤ingms 这里的图书还不少http://business1.isoshu.com/indexcn.html原创 2008-05-28 23:53:00 · 436 阅读 · 0 评论 -
加多宝 赶紧并购啊
1E元的捐款,已经攒够足够的人气,感觉并购个2线的矿泉水市场,从康师傅、农夫等抢占这块市场啊,还等什么?无需任何理由,有魄力拿出1个E,我相信这个并购不会太远。原创 2008-05-23 22:52:00 · 699 阅读 · 0 评论 -
小评一下 水果豆浆机
啊哦,本来要睡觉了,突然想起今天sxj和qj同学的blog。几个鸟人在发挥他们那龌龊的想象力,亵渎着。哈哈,来吧出力的用biscuit 砸我吧。水果豆浆机的故事,过几天再贴。-----个人思考:1、豆浆机精神已经过时了,声明不是不需要了。豆浆机精神是上世纪末的精神2、闷头做出来的豆浆机(泛指,郁闷总有人只认为是豆浆机想开点好不),可能存在的问题: 你做的东西别人已经做出来了 你做的原创 2008-05-22 01:13:00 · 790 阅读 · 0 评论 -
德国企业123【中国经营报080512】
以前都知道德国人实在,看来德国企业也不例外。据德国电视台调查:平均每四个德国家庭就有一本《道德经》。 德国电视台做过一个最知名的中国人,结果居然是老子。德国企业关注中国企业的三个问题1、高速发展是不是可持续的2、能不能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不是可以摆脱产业链最下端地位3、有没有像印度的工业一样,成长一批全球化的企业。其他1、如要增加谈资,见面攀谈先研读一下道德经2、在德国不要进行太多功利性的举措原创 2008-05-11 22:29:00 · 485 阅读 · 0 评论 -
企业的新挑战-薪酬与离职率齐涨【中国经营报080512】
摘下主要的思想,以供参考:1.即使你的薪资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你的员工离职率也不一定下降。但如果你的薪酬涨幅比市场水平低,哪怕只低几个百分点,你的离职率就会上升,而且最先离开的还是那些表现最出色的人才;2.涨工资显然是吸引人才最常用的手段,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在已有逾来越多的公司实施浮动式薪资计划,把薪资与业绩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要加快薪酬评估的周期,实施长期激励措施和薪资以外的激励机制。3、原创 2008-05-11 22:22:00 · 886 阅读 · 0 评论 -
牛肉面的故事
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 “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转载 2008-07-15 00:46:00 · 1153 阅读 · 0 评论 -
职场:不成功的十五种性格【zt】
职场:不成功的十五种性格 知足 只要有吃有穿,腹饱体暖,就感到满足。这种人对生活没有一点欲求,怎么会创造富有与成功呢? 自满 自己的总是最好的,甚至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别人效仿的标准。 这种人不屑于与外界来往,他们根本不知道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怎么可能有更高的追求呢? 保守 这种人的生活全凭过去的经验,没人走过的路他不敢走,没人做过的事他不敢做。 这种转载 2008-04-21 10:58:00 · 469 阅读 · 0 评论 -
我是谁,我们是谁
昨天公司开例会,老总讲了一点:要弄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事情缘于我们老总在见一个比我们公司稍微大那么一点的公司的老总时,对方问你们公司做什么的?我们老总得出的感慨!老总为什么能成为老总,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以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当然我不可能成为老总:),说起技术实力我们公司在某个行业内也确实属于领先。但是为什么名气一直不是很响呢?最近有时候也在想这个问题,发现基本上有一下原创 2007-09-05 15:42:00 · 77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