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多线程 API 全面解析
1. Pthreads 相关操作
在多线程编程中,Pthreads 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在代码中,最后会进行资源的清理操作,例如: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pthread_mutex_destroy(&count_mutex);
pthread_cond_destroy(&count_cv);
return 0;
在主函数里,会创建三个线程,其中两个线程运行增加计数器的函数,第三个线程运行等待条件变量信号的函数。同时,会初始化全局互斥锁和条件变量,并且明确设置线程的“可连接”属性。最后,等待每个线程完成工作,清理资源,销毁属性结构实例、互斥锁和条件变量后退出。
使用 pthread_cond_broadcast()
函数可以向所有等待条件变量的线程发送信号,而不只是队列中的第一个线程。这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非常有用,比如有大量工作线程等待新数据集到来时,无需逐个通知线程。
1.1 同步机制
实现同步的函数以 pthread_rwlock_
或 pthread_barrier_
开头,它们分别实现读写锁和同步屏障。
读写锁(rwlock)与互斥锁类似,但有额外的特性,允许无限个线程同时进行读操作,而写操作只允许单个线程进行。使用读写锁的方式与互斥锁类似:
#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