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篇: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当机器学会了“如果…那么…”,世界将如何被重塑?

《人工智能AI之机器学习基石》系列⑥
 

引言:我们画的那条线,遇到了新麻烦

在之前的旅程中,我们教会了机器两项核心技能:用线性回归画出一条预测之线,用逻辑回归画出一条优雅转弯的分类之线。无论是预测房价,还是判断肿瘤,它们都试图用一个统一、连续的数学公式来描绘整个世界。

这很强大,但现实世界,远比一条线复杂。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诊断一位病人。你会用一个复杂的公式计算所有指标,得出一个“73.5的诊断分吗?

不,你更可能会这样做:

  • 如果体温高于38.5度,并且咳嗽,那么很可能是病毒感染。
  • 如果体温正常,某个血液指标异常,那么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不是在寻找一条普适的线,而是在构建一套层层递进、条理分明的决策规则。这套如果那么…”If-Then)的逻辑,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直觉深处。

当机器厌倦了用一条线去一刀切地解决所有问题时,它开始向人类最古老、最强大的决策智慧学习。

于是,决策树(Decision Tree应运而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当机器学会了像专家一样思考,并进一步组建起一支专家梦之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时,我们眼中的世界,将被如何深刻地重塑。


一、 决策树:像顶级专家一样思考,把世界成一块块

决策树,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树状的决策模型。但这个比喻还不够生动。

让我们把它想象成一场经典的“20个问题游戏。你的朋友心里想好了一个物体(比如大象),你的目标是通过问不超过20/问题来猜出它。

你会怎么问?

  • 错误示范:它是大象吗?”——信息量太低,纯属瞎猜。
  • 专家级提问它是活的吗?” -> “” -> “是动物吗?” -> “” -> “是哺乳动物吗?” -> “” -> “它的体型很大吗?” -> “”...

你看,每一个好的问题,都能将可能性范围大幅缩小,让你离答案越来越近。决策树的核心思想,正是如此:通过一系列最有效率的问题,将混乱复杂的数据集,一步步划分成纯净、清晰的区域。

1.1 决策树的解剖学

一棵典型的决策树,由三个核心部件构成,我们可以用医生诊断的例子来理解:

  • 根节点 (Root Node): 整棵树的起点,代表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那个问题。比如,医生首先会问:你最主要的症状是什么?这对应着数据集中最重要的那个特征。
  • 内部节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