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按照布局的要求依次排列,构成应用的页面。在声明式UI中,所有的页面都是由自定义组件构成,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布局进行页面开发。
布局指用特定的组件或者属性来管理用户页面所放置UI组件的大小和位置。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流程保证整体的布局效果:
-
确定页面的布局结构。
-
分析页面中的元素构成。
-
选用适合的布局容器组件或属性控制页面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和大小。
布局结构
布局通常为分层结构,一个常见的页面结构如下所示:
图1 常见页面结构图
为实现上述效果,开发者需要在页面中声明对应的元素。其中,Page表示页面的根节点,Column/Row等元素为系统组件。针对不同的页面结构,ArkUI提供了不同的布局组件来帮助开发者实现对应布局的效果,例如Row用于实现线性布局。
布局元素的组成
布局相关的容器组件可形成对应的布局效果。例如,List组件可构成线性布局。
图2 布局元素组成图
-
组件区域(蓝区方块):组件区域表示组件的大小, width 、 height 属性用于设置组件区域的大小。
-
组件内容区(黄色方块):组件内容区大小为组件区域大小减去组件的 border 值,组件内容区大小会作为组件内容(或者子组件)进行大小测算时的布局测算限制。
-
组件内容(绿色方块):组件内容本身占用的大小,比如文本内容占用的大小。组件内容和组件内容区不一定匹配,比如设置了固定的width和height,此时组件内容的大小就是设置的width和height减去padding和border值,但文本内容则是通过文本布局引擎测算后得到的大小,可能出现文本真实大小小于设置的组件内容区大小。当组件内容和组件内容区大小不一致时, align 属性生效,定义组件内容在组件内容区的对齐方式,如居中对齐。
-
组件布局边界(虚线部分):组件通过 margin 属性设置外边距时,组件布局边界就是组件区域加上margin的大小。
如何选择布局
声明式UI提供了以下9种常见布局,开发者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布局进行页面开发。
布局 | 应用场景 |
---|---|
线性布局 (Row、Column) | 如果布局内子元素超过1个时,且能够以某种方式线性排列时优先考虑此布局。 |
层叠布局 (Stack) | 组件需要有堆叠效果时优先考虑此布局。层叠布局的堆叠效果不会占用或影响其他同容器内子组件的布局空间。例如 Panel 作为子组件弹出时将其他组件覆盖更为合理,则优先考虑在外层使用堆叠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