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I是什么
NAPI的概念源自Nodejs,为了实现javascript脚本与C++库之间的相互调用,Nodejs对V8引擎的api做了一层封装,称为NAPI。可以在Nodejs官网 https://nodejs.org/dist/latest-v20.x/docs/api/n-api.html 上查看各种NAPI接口定义说明。
可以看到,NAPI接口本身是C++语言实现的,这些接口可以帮助C++代码创建JS变量,或访问JavaScript运行环境中的JS变量与方法。
OpenHarmony中的NAPI
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应用层基于javascript语言开发,而系统框架层则基于C++语言。它们之间需要一个桥梁来实现两种语言代码之间的相互调用,这个桥梁就是NAPI。
这里可能有的小伙伴有疑问了:OpenHarmony的NAPI和NodeJs的NAPI是一回事吗?应该说,OpenHarmony系统沿用了NAPI的接口定义形式,但每个接口的内部实现都进行了重写。这是因为NAPI接口的本质是帮助C++程序去跟Javascript引擎交互,因此对于不同的引擎需要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当用户调用了NAPI接口 napi_create_int64(), 对于Nodejs而言,它会去访问V8引擎的api创建一个js的数字变量,而对于OpenHarmony,则是去访问ArkUI框架自己的js引擎(ArkNativeEngine)。在OpenHarmony源码中搜索 napi_create_int64() 方法,你会得到一份头文件定义:third_party\node\src\js_native_api.h以及两份不同的实现代码:third_party\node\src\js_native_api_v8.ccfoundation\arkui\napi\native_engine\native_api.cppnative_api.cpp是OpenHarmony版本的NAPI实现,想了解内部细节的可以从这里入手:
创建一个简单的NAPI工程
可以通过DevEco Studio的Native C++模板创建一个包含简单NAPI 实现的样例工程。
该工程自带一个hello.cpp,实现了一个能够被javascript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