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内核源码分析(进程通讯篇) | 九种进程间通讯方式速揽

进程间为何要通讯 ?

鸿蒙内核默认支持 64个进程和128个任务,由进程池和任务池统一管理.内核设计尽量不去打扰它们,让各自过好各自的日子, 但大家毕竟在一口锅里吃饭, 不可能不与外界联系, 联系就得有渠道,有规矩.

举两个应用场景说明下通讯的必要性:

一.被动式 广为熟知的shell命令 kill 9 13 ,是通过 shell任务给 13号进程发送一个干掉它的信号.

#define SIGKILL   9		//常用的命令 kill 9 13 

这是被动式通讯的场景,至于为什么要干掉你,原因可能很多啊,很可能是检测到13占用内存太多了,也可能13太低调长期不活跃,启动新进程发现没位置了,得先收了你.总之系统必须得有对付你的抓手,可以随时登门查水电表.

二.主动式的 ,比如要访问某些公共资源(全局变量,消息队列),而资源有限或具有排他性,别人正在使用导致你不能用, 所以需统一管理,要用就必须要先申请,按规矩办事,毕竟和谐社会没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申请失败了就需要排队了,同时还要让出CPU给别人占用了,否则占着茅坑不办事这样对大家都不好撒.

大致有以下几种通讯需求:

(1).数据传输: 一个进程需要将它的数据发送给另一个进程,发送的数据量在一个字节到KB字节之间.(liteipc消息队列默认1K)

(2).共享数据: 多个进程想要操作共享数据,一个进程对共享数据的修改,别的进程应该立刻看到。

(3).通知事件: 一个进程需要向另一个或一组进程发送消息,通知它(它们)发生了某种事件(如进程终止时要通知父进程)。

(4).资源共享: 多个进程之间共享同样的资源。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内核提供锁和同步机制。

(5).进程控制: 有些进程希望完全控制另一个进程的执行(如Debug进程),此时控制进程希望能够拦截另一个进程的所有陷入和异常,并能够及时知道它的状态改变。

内核目录和系列篇更新

内核有个专门的IPC目录,详见如下. 可直接点击查看注解源码.

进程间九种通讯方式

1.管道pipe(fs_syscall.c)

管道是一种最基本的IPC机制,作用于有血缘关系的进程之间,完成数据传递。
调用pipe系统函数即可创建一个管道。有如下特质:

  1. 其本质是一个伪文件(实为内核缓冲区)

  2. 由两个文件描述符引用,一个表示读端,一个表示写端。

  3. 规定数据从管道的写端流入管道,从读端流出。

管道的原理: 管道实为内核使用环形队列机制,借助内核缓冲区(4k)实现。
管道的局限性:
① 数据自己读不能自己写。
② 数据一旦被读走,便不在管道中存在,不可反复读取。
③ 由于管道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因此,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④ 只能在有公共祖先的进程间使用管道。
常见的通信方式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