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256
预处理
预处理分为比特填充和长度记录两步。前情:
- 长度记录填充前原始数据的长度,规定为 64 bits;
- 预处理之后的数据要分 chunk,每个 chunk 为 512 bits。
比特填充
- 要求通过填充,使得 填充后的数据长度 mod 512 = 448;
- 同时注意原始数据必须进行填充,也就是说
如果
原始数据长度 mod 512 = 0
那么它就需要填充 448 bits。 - 为什么需要余 448?
- 因为需要 64 bits 记录原始数据长度,且填充后的数据要分为 512 bits 的 chunk。为了凑整,所以需要余 512 - 64 = 448。
长度记录
函数作用
前情:
- SHA256 以 32 bits 为最小计算单位,因此本文中 1 word 就表示 32 bits;
- 每个 chunk 的目标值为一个 256(就是SHA256的256) bits 的结果。
- 目标值为 8 words,这 8 words 分别以 A B C D E F G H 来表示;
- 每个 chunk 为 16 words。
迭代
- 每个 chunk,都需要迭代 64 次;
- 每次迭代使用 1 word 作为引子,那就需要 64 words;
- 其中前 16 words 用 chunk 的 16 words;
- 还有 48 words,通过chunk 的 16 words 进行某种计算得到;
常量
- 用于 A B C D E F G H 这 8 words 的初始值
- 为自然数前 8 个质数平方根小数部分的前 32 bits
- 和 64 个分别参与每次迭代的常量
- 为自然数前 64 个质数立方根小数部分的前 32 bits
每个 chunk 作用后的结果就是第 64 次迭代后 A B C D E F G H 这 8 words,整个数据的结果是全部 chunk 的结果相加的和(异或)。
参考链接:
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1583927/article/details/8090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