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方法:从传统到自主的演变
1. 语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几十年来,“什么是教授语言的最佳方法”这一问题一直主导着语言教学领域。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教学面临着众多相互竞争的方法,且背后往往有商业利益的推动。不同的教学方法意味着对学习者的不同看法,选择一种方法就是选择一种对学习者的观点。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在一些极其贫困的国家,教师可能因缺乏教材而看似“自由”,但这种缺乏资源的“自由”并无实际意义。而在其他地方,大多数语言教师通常由教育机构通过规定教材来指定教学方法,教师可能只有有限的选择,且无论是否认同,都需要尝试实施规定的方法,这会影响他们对学习者的看法,并传递给学习者。
以下是Larsen - Freeman列出的一些语言教学方法:
- 语法翻译法
- 直接法
- 听说法
- 沉默法
- 暗示教学法
- 社区语言学习法
- 全身反应法
- 交际语言教学法
- 基于内容、任务和参与式的方法
- 学习者策略训练、合作学习和多元智能法
2. 行为主义教学法
听说法起源于二战期间及战后美国对军事和外交人员的培训,最初被称为“密歇根口语教学法”,它声称直接源自当时的主流学习理论——行为主义。教师需要严格遵循规定的程序,学习者只需听从教师的指令。在听说法盛行且缺乏竞争的时期,这种模式尚可接受,但20世纪60年代竞争出现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听说法对学习者的看法存在诸多限制:
- 不期望学习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所有学习者都要进行相同的学习活动。
- 未涉及学习的社会方面,不认为学习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