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在编程中正确使用二维数组和字符串> |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 <理解二维数组和字符串>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数组 7.2 二维数组 7.3 字符串与数组 书本p209-p234页内容> |
1.1PTA实验作业
1.1题目名(1)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请将一串长度最长为5的纯字母文本译成一个密码,密码规律如下:用原来的字母后面的第4个字母代替原来的字母。如C用G代替(如果该字母没后面没有第4个字母可代替,则需从26字母表中的首字母开始代替,比如:W用A代替,Z用D代替),最后得到的文本即为密码。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数组,字符串,整形变量,整形表达式。
数据处理:
1.1.2实验代码截图
1.1.3造测试数据
1.1.4PTA提交说明
错误点1:对于数组的类型没有理解正确,导致定义错误。
解决:确定数组的类型,重新进行定义。
错误点2:if和else if语句中的表达式没有表达准确
解决:重新理解题目,进行反复调试,确定正确的表达式。
编程总结:对于数组的类型理解,确定题目中的表达式的变量。
2.1代码互评
同学代码:
自己代码:
不同点:
1.表达逻辑不同,导致代码数量不一样
2.同学代码简短,空间更小,一目了然
3.同学定义了两个一维数组,自己只定义了一个,在用处方面令人深思。
1.2PTA实验作业
1.2题目名(2)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操场上有N x N个“巨人”按N行N列的矩阵形式列队,请编程找出该方阵中所有“最矮的巨人”。
所谓“最矮的巨人”是指,该巨人在其所在行中,身高最高(没人比其更高);且在其所在列中,身高最矮(没人比其更矮)。
1.2.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二维数组,字符串,整形变量,整形表达式。
数据处理:
1.2.2实验代码截图
1.2.3造测试数据
1.2.4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错误点1:需要定义的变量太多,没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导致定义变量错误。
解决:理解题目,寻找题目中需要的变量,重新定义变量。
错误点2:对于if语句中的判断条件和判断没有表达正确。
解决:加深对if语句了解,确定if的判读和题目中的if判断条件,反复调试进行判定。
编程总结:对于二维数组的理解和运用有较好的加强,使用if语句更好,加强了逻辑思维。
2.1代码互评
同学代码:
自己代码:
不同点:
1.定义的整形变量不同,表达式也不一样
2.逻辑思维不同,同学则更加细致
3.切入点不相同。
3.学习总结:
对于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运用更加的顺手,加强了if的嵌套语句的使用,改善了自己的C语言的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更加的好。
3.1学习进度条
3.2累计代码行和博客字数
3.3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3.3.1学习内容总结:
在第七章的数组的内容学习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这里的内容也更加的多和晦涩难懂,通过自己的迎难而上,也加强了自己对于数组和字符串的理解和使用,不断增强了我的编程能力,在各种的编程作业中也加强了我的逻辑思维,使在C语言的一些短板上有些加强。
3.3.2学习体会
编程过程中的内容有些难懂,但自己从之前的完全不会到现在可以尝试解决难题,有了很大的加强和改变。而自己在定义变量和for及if语句的表达上还是不行的,特别是嵌套语句方面,所以也希望自己可以加强掌握,使自己的C语言知识更加完善,可以编程出属于自己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