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上LPF实现的CP-PLL,通过具有额外的测试引脚(如果可用)来监视片上LPF的电压对于评估或调试PLL芯片是非常有用的。.
片内测试引脚的目的:
- 通过向测试引脚施加DC电压并测量VCO的输出频率来获得VCO的电压到频率传递特性;
- 通过测量测试引脚的直流电压来检查PLL的锁定状态;
- 通过观察测试引脚的瞬态电压波形,评估PLL的瞬态建立性能。
如图所示,LPF有两个可能的节点添加额外引脚:
- 节点A,直接连接VCO输入端
- 如果我们将测试焊盘连接到节点A,则焊盘的寄生电容将被添加到C2,使由1/(R1 C2)确定的第三极移动到较低的频率。
- 结果,PLL的相位裕度将减小
- 节点B,电容C1顶板
- 连接到节点B的焊盘增加了有效电容C1,将由1/(R1 C1)给出的系统零点移到较低频率,从而改善了相位裕度
- 测试焊盘的寄生电容对PLL的环路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因为C1比C2大得多,由于C1的阻抗比C2的阻抗低得多
- LPF和焊盘之间的节点连接需要长的布线,可能遭受衬底噪声耦合,因此连接到节点B还提供了另一个优点,即实现了对噪声耦合的良好抗扰性。
- 当测试引脚连接到节点B时,由于可以将外部电容器添加到C1,因此提供了改善稳定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