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框架学习记录——中间件

文章介绍了Gin框架如何使用BasicAuth中间件进行HTTP基本认证,以及如何针对特定URL设置授权,展示了路由中间件的使用,包括全局中间件、路由分组中间件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共享。此外,还提到了在中间件中使用goroutine时需要注意的上下文复制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gin默认中间件

在Gin中,为我们提供了gin.BasicAuth帮我们生成基本认证的中间件,方便我们的开发。

例:
r := gin.Default()

r.Use(gin.BasicAuth(gin.Accounts{
    "admin": "123456",
}))

r.GET("/", func(c *gin.Context) {
    c.JSON(200, "首页")
})

r.Run(":8080")

我们添加一个用户名为admin,密码是123456的账户,用于HTTP 基本认证。现在我们运行启动,访问http://localhost:8080/,这时候只有我们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看到首页,否则是看不到的,这样我们就达到了授权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

针对特定的URL的Basic Authorization

func main() {
    r := gin.Default()

    r.GET("/", func(c *gin.Context) {
        c.JSON(200, "首页")
    })

    adminGroup := r.Group("/admin")
    adminGroup.Use(gin.BasicAuth(gin.Accounts{
        "admin": "123456",
    }))

    adminGroup.GET("/index", func(c *gin.Context) {
        c.JSON(200, "后台首页")
    })

    r.Run(":8080")
}

路由中间件——一个路由可以注册多个中间件

r.GET("/login", func(a *gin.Context) {
	fmt.Println("this is a middleware!")
	//中间件 ---- 也可以之际将之抽离出来,直接调用函数即可
},func(a *gin.Context) {
	a.HTML(200, "content/postto.html", gin.H{})
})
c.Next

例如:
//中间件函数
func ThisMiddleware(c *gin.Context) {
	fmt.Println("this is a middleware!")
	//不执行以下代码 直接匹配路由

	c.Next() //可以在路由匹配后完成一些操作
	//从此行代码后就是路由匹配完成后执行得代码
}

//路由调用中间件
r.GET("/login", ThisMiddleware, func(a *gin.Context) {
	a.HTML(200, "content/postto.html", gin.H{})
})
c.Abort

例如:
//中间件函数
func ThisMiddleware(c *gin.Context) {
	fmt.Println("this is a middleware!")
	//不匹配路由
	c.Abort() //不会再去匹配路由,仅仅执行中间件方法的内容
}
路由分组中配置中间件

adminRoutes := r.Group("/admin", middleware.InitMiddleware)//路由组使用中间件
{
	adminRoutes.GET("/", admin.UserController{}.Index)
	adminRoutes.POST("/userlist", func(a *gin.Context) {
		
	})
}

全局中间件

/**
接上面代码
*/
r.Use(中间件函数名1,中间件函数名2......)//设置全局中间件

中间件和对应控制器之间共享数据

//middleware.InitMiddleware中间件中设置
c.Set("name", "梁鑫")

//哪个路由调用了该中间件
adminRoutes := r.Group("/admin", middleware.InitMiddleware)//路由组使用中间件
{
	adminRoutes.GET("/", admin.UserController{}.Index)
	adminRoutes.POST("/userlist", func(a *gin.Context) {
		
	})
}

//上面路由调用了控制器-----admin.UserController{}.Index
所以在该控制器中可以获取到数据

func (con UserController) Index(r *gin.Context) {
	username, _ := r.Get("name")
	fmt.Println(username)
	con.success(r)
}

中间件使用goroutine

介绍:当中间件或hander中启动新的goroutine时,不能使用原始的上下文(c *gin.Context),必须使用其只读副文本(c.Copy)

//定义一个goroutine统计日志
cCp := c.Copy()
go func() {
	time.Sleep(5 * time.Second)
	fmt.Println("Done! in path" + cCp.Request.URL.Path)
}()

在MATLAB中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内插并绘制曲线图是数学建模和数据可视化的重要环节。《MATLAB曲线拟合与数据内插技术详解》将为你提供深入的技术解析和实战指导。 参考资源链接:[MATLAB曲线拟合与数据内插技术详解](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7rinsov8av?spm=1055.2569.3001.10343) 首先,你需要确保你的数据是散点形式,且已经导入MATLAB中。然后,使用MATLAB的interp1函数进行一维多项式内插。interp1函数能够根据一组已知的散点数据,估算出这些数据点之间的未知值。 假设你有一组一维散点数据x和y,你可以通过以下代码进行二次多项式内插: ```matlab x = [1, 2, 3, 4, 5]; % 已知的散点数据 y = [1, 4, 9, 16, 25]; % 已知的散点数据对应的函数值 % 使用interp1进行二次多项式内插 xx = linspace(min(x), max(x), 100); % 生成一个更密集的x轴数据点数组 yy = interp1(x, y, xx, 'poly', 2); % 'poly', 2指定二次多项式内插 % 绘制原始散点和内插后的平滑曲线 plot(x, y, 'o', xx, yy); % 使用'o'标记原始数据点 title('多项式内插曲线图'); xlabel('X轴'); ylabel('Y轴'); ``` 上述代码首先定义了原始散点数据x和y,然后使用interp1函数进行二次多项式内插,其中'poly', 2指定了多项式的阶数。最后,使用plot函数绘制出了原始散点以及通过内插得到的平滑曲线。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在MATLAB中对散点数据进行多项式内插,并绘制出平滑的曲线图。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内插技术和曲线拟合,建议详细阅读《MATLAB曲线拟合与数据内插技术详解》,该资源不仅涵盖了基础概念,还包括高级技巧和案例研究,帮助你在数值分析和工程计算中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资源链接:[MATLAB曲线拟合与数据内插技术详解](https://wenku.youkuaiyun.com/doc/7rinsov8av?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